镇沅县紧紧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座宝山”一起建、百姓富和生态美“两个成果”一起收,在规划引领、机制完善、示范带动、督查落实上下足功夫,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保障、激发全民热情,努力做活绿美文章、绘好绿美图景,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动城乡绿美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镇沅县:“植绿”与“治理”相结合 加速推进绿美公路建设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思冀 李多党)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把增绿扩绿与环境整治相结合,打造美丽舒适、绿色生态、安全畅通、各具特色的道路环境,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2年以来,镇沅县邀请专业团队对全县国道、省道、县道、乡道进行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建设四季常青、花草成片、层次分明的绿色生态公路。镇沅县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绿美公路673公里。2023年,组织实施405公里,以文团公路建设为重点,按照“服务区+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把绿美交通和商业经济廊道衔接起来。 在分期分类推进绿美公路建设中,镇沅县坚持科学节约原则,集中建设苗圃基地,储备适宜本地种植的红花檵木、木槿、硫磺菊等苗木,积极推进本地乡土树种三角梅、凤凰树等育苗工作,目前已完成1400株本地苗木育苗工作。 镇沅县积极推进道路两旁环境整治工作,坚持拆违增绿、破硬增绿,加大路域广告牌、违章建筑、杂物堆放点以及沙场周边整治力度,对各个区域进行生态恢复及覆绿工作。目前,文团公路镇沅段已经清理平整场地19.39万平方米,各类苗木移栽工作正有序推进。苦聪山寨大门口水果干货售卖区、那本坝汤锅售卖点、大丙州等地已按照“风景线”“旅游线”规划设计,正在进行前期建设准备工作。 镇沅县积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投工投劳,动员爱心企业捐赠苗木,有效推进G215线、G323线、恩学线、红塘线等绿美公路建设。目前已栽种苗木2.5万株,播撒各类花籽3.5万平方米,“路景交融、绿美相融、惠民利民”的公路景观初步形成。 提升人居环境 增进民生福祉 ——镇沅县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本网讯 近年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紧紧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把城乡绿化美化工作作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重要抓手,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机构,组建工作专班和专项行动工作组,全面推行处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深入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扎实开展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和人民生态福祉,全县绿美城乡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县投入资金1103.14万元,新增绿化面积7.88万平方米。 树立项目思维 以系统谋划先行 坚持以项目化思维部署绿美城乡建设工作,把工作目标转化为工作思路,把工作思路转化为工作项目,将一个个项目牢牢抓在手上,系统谋划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任务分工项目化。制定印发《镇沅县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工作方案》《成立镇沅县城乡绿化美化工作领导小组》等文件和绿美城镇、绿美社区、绿美乡村、绿美交通、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绿美景区8个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建设目标、范围、要求、措施,形成“绿美+经济廊道”“绿美+苗圃基地”“绿美+科普实验实训基地”分工协作模式。截至目前,召开全县动员和部署推进会议3次、领导小组会议3次、专班工作会议7次,项目评审会议1次。新增绿美城镇(社区)15100平方米、绿美乡(镇)540平方米、绿美交通58600平方米、绿美校园2260平方米、绿美河湖1300平方米、绿美园区1000平方米,城乡人居环境持续美化改善。 项目推进分级化。积极策划包装绿美项目,根据项目要素保障、成熟度、必要性组建镇沅县2022—2024年绿化美化项目库,实行三级响应机制分级管理。收集7家部门入库项目111项,项目总投资1.68亿元。 项目配套多元化。将城乡绿化美化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探索认种认养林木、林地和绿地等模式,支持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城乡绿化美化行动。探索推进“绿美+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经济、树苗生长等特点,推动实现绿化美化和经济“双提升”。 践行一线工作法 以狠抓落实护航 坚持人员到一线去、事情在一线办、问题在一线发现、难题在一线破解,以钉钉子精神护航绿美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一线查找问题促落实。加强到一线调查研究,摸清全县绿化美化工作现状,制定“需提、需补、需改、需拆”4项问题清单,解决一项销号一项。目前共收集整理问题276个,根据4个清单要求,有序组织项目实施,确保项目迅速推进。 一线开展督查促整改。组成督查指导组定期开展督查指导,及时通报不重视、不落实或推动缓慢的问题。在县级媒体平台设置曝光台,对全县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开展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等情况进行曝光。通过褒扬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形成争先恐后、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目前,共针对城乡绿化美化工作深入一线开展督查5期,发出提醒函15个,通报13个。 一线发动群众共参与。积极探索“党建+绿化美化行动”新路子,采取“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工作模式,充分依靠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力量,引领发动村党员干部全面摸排,研究确定“施工图”,以“绿化家园、美化乡村”主题党日为抓手,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城乡绿化美化行动中冲在前、作表率,带头拆除无功能房、主动美化家前屋后、积极清理生活垃圾,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群众能全面参与到城乡绿化美化行动中。 强化示范带动 以典型做法引路 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以“典型引路法”全域推进,做到“树起一个点、带动一大片”。 领导带头引领示范。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绿美镇沅建设中来,组织全县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举行镇沅县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全民倡议活动,开展“每年回家种棵树”“绿化美化全民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形式主题活动120余场次,形成全县上下共抓城乡绿美的浓厚氛围。 搭建平台引领示范。在县融媒体中心各平台统一开设“绿美镇沅”专题专栏,刊播城乡绿美信息稿件150余条次,在市级以上媒体平台推送相关稿件30余条。设置固定宣传广告牌10块,全县70余块电子显示屏24小时滚动播出绿美行动宣传标语。9个乡(镇)113个村级小广播每天定时宣传,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绿美城乡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政府统筹、部门齐抓、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绿美建设新格局。 选树典型引领示范。积极开展绿美乡村建设评优学优活动,结合实际选择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乡(镇)、村、组开展绿美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落实典型引路法,认真总结分析提炼出一批能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措施办法、模式机制等,组织基层干部群众现场观摩学习。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绿美乡(镇)1个、绿美村庄1个、森林乡村17个、市县级绿美村庄142个,打造绿美校园2个、绿美公路200余公里、市级美丽河湖4个、县级美丽河湖22个。(通讯员 李庆梅) 镇沅县开展绿美河湖云岭志愿主题活动 普洱日报讯(镇沅水务局 文/图) 近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开展“绿美河湖”云岭志愿主题活动,以集中志愿服务形式助推绿美河湖创建,助力实现“生态安全、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绿美河湖建设总目标。 此次云岭志愿主题活动主要对全县纳入河(湖)长制推行范围的47条河流、28座水库、1个坝塘、4条沟渠进行集中清河行动,对部分水库周边进行绿化美化。此次主题活动共有9个乡(镇)113个村(社区)、35个县级部门参与,共出动1800余人,清理河道58公里,清理垃圾20吨,种植云南樱花和蔷薇200株,增加绿化面积达840平方米,河湖面貌明显改善。 下一步,镇沅县将继续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扎实开展“清河”“清四乱”等行动,营造“全民参与、人人护河”“依法管水、依法治水”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愿景贡献力量。 
田坝乡因地制宜推进绿美乡村建设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周洁)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田坝乡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保护优先、留住乡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政府引导、多方参与”4个基本原则,扎实推进绿美乡村建设,打造和谐宜居美丽家园。 保护优先,护住原生绿美。李家村把村庄与村域、农居与农田作为一个整体,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实现了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生态资源有效保护。 合理规划,增添人造绿美。岔河村结合实际,把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庭院绿化等内容增加到村庄规划里面,积极组织发动农户清除房前屋后的废旧杂物,规范农用工具摆放,在庭院内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破墙透绿、见缝插绿,有效盘活农户闲置院落和房前屋后空地。岔河村153户农户的庭院都栽有绿植和花卉,为整个村庄增添了错落有致的人造绿美。 完善管护,保持常态绿美。田坝村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充分动员农户开展垃圾堆、粪肥堆、沙石堆、柴草堆、杂物堆清理。同时,制定接地气、贴实际、易操作的村规民约,推动生态保护、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不断提升村民爱绿、护绿、增绿、兴绿的主人翁意识,推动村庄保持常态绿美。 下一步,田坝乡将整合资源、凝聚合力,以创建绿美庭院为抓手,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引导广大群众从点滴做起共建美丽家园,内塑“绿美小家”,外筑“绿美大家”,用一家一户的绿美庭院助推绿美乡村建设。 和平镇组建“绿美行动队”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晓思) 近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和平镇针对城乡绿化美化行动第一期曝光问题,组建“绿美行动队”,从整改问题、有效防治、长效管理等方面入手,推动乡村绿化美化工作。 和平镇“绿美行动队”以村为单位召开会议,点对点排查涉及村组的问题,并及时整改。同时,根据村组实际,针对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出详细的人员分工、排查督促、有效管理方案,形成了“长效绿美”行动机制。同时,实地到点整改问题,做好垃圾清运、卫生整治工作。 下一步,和平镇“绿美行动队”将持续发力,在做好整改工作回头看的同时,加强其他方面的排查力度,并加强宣传,让每个人都成为绿化美化的行动者。 
生态宜居绿美镇沅。 (镇沅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