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王福蓉 施正萍 赵劲然) 5月18日,云南省第23届科技活动周在普洱启动。本次科技活动周以“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为主题,安排了科普培训班、主场展览、科学大讲坛、“科学之夜”等活动,有效促进了科技与社会的紧密结合,更好地推动了科技成果走进生活、惠及大众。 科技成果集中示范展上,有近150个展位全面展示全省生物多样性、高原特色农业、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材料、灾害监测预警等领域92项最新科技成果。 云南省地震局工程师李霞介绍:“我们的预警终端上面用蓝黄橙红四级表示,其中蓝的和黄的是告示性预警,橙色和红色预警是灾害性预警,当收到这两个信号的时候,大家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避震疏散了。” 普洱森泉饮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彭会琼在展示新研发产品时说:“我们研发出来了一个小魔盖,换一个盖子,一拍一按,就可以喝到茉莉花茶了。” 其间,“云南科学大讲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进行了访谈讲座。云南“科学之夜”活动,以精彩的科学实验表演为观众送上了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来自全省各地(州)的83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科普基地能力提升培训班。 德宏职业学院教师陈囿亦说:“培训让我们有机会听到各个领域专家的讲座,增加了科普相关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培训为我们科普人搭建起一个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像一个大家庭一般,让热爱科普、来自不同地方的我们相互学习、分享经验。”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