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冯雪) 近日,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烈镇大寨村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区的田间地头,农民正忙着翻耕、平整稻田、栽秧,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为保障耕地、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确保项目稳步推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勐烈镇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狠抓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建设。 守田有责,明确任务抓部署。勐烈镇把占补平衡工作作为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促进群众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指挥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高效严密的组织体系统筹推进项目,明确责任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做到每个项目有工作组负责,每个地块有专人负责。 守田尽责,高位统筹一体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组织为核心,整合镇和村(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及党员力量,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召开村组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讲解项目政策,消除群众疑虑,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支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工作顺利开展、高效落实。 护田有方,聚焦目标抓落实。根据占补平衡项目工程量,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倒排工期,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着力破解种植管护入库难的问题,确保每块耕地都责任到人,挂图作战,清单推进。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工作专班发扬“5+2”的苦干实干精神,遇到问题阻碍立即协调解决、尽快解决。 护田有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勐烈镇深入推进“管控性、约束性、补救性、建设性、倒逼性、惩治性”六重保护措施,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措施,确保“口粮田”绝对安全。 勐烈镇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抓实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确保农田姓“农”、良田种粮。2022年以来,勐烈镇共实施种植、管护耕地占补平衡项目9个,面积4419.42亩,新增粮食产能160.1万公斤。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