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机械化插秧跑出农忙“加速度”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3/05/31/ 10:27 点击: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多  王梓骁 田青玉)  近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古城镇的农户们抢抓农时,在百余亩高标准农田里开展机械化栽种秧苗作业,田间地头一派农忙景象。

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农机手操作着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不一会儿,一排排整齐的秧苗就遍布农田,走进农田仔细一看,可以发现每株水稻的深度和间距都十分标准。刘宗荣是这片农田的主人,为了节省插秧时间,他特意租赁了两台插秧机,对比人工插秧,刘宗荣说:“这一百多亩地,我们以前请人插秧要用十多天,现在用上机器只需四五天,省时又省力。”

而刘宗荣家能实现农机开进农田里插秧,主要得益于古城镇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古城镇通过采取土地整治的方式,打造出了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生态友好的农田,这一项目的打造也为守好群众“粮袋子”奠定了基础。

据古城镇党委书记游磊介绍,古城镇在高标准农田里改善了沟渠和机耕道路,并在农田里实施水肥一体化,耕地质量得以恢复,尤其是河西村和建民村的两百亩水田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高标准农田作物的产量从以前的亩产27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460公斤,切实保护了种粮农户的利益。”游磊说。

近年来,镇沅县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镇沅县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和加强种植技术指导,积极引导农户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事耕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有效保障粮食安全。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景谷县:乡村振兴驻村力量轮换工作有序推进 ... 下一篇:玉米大豆套种奏响“一地双收”协奏曲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