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罗成建 文/图) 他们,是森林中的“独行者”,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挡不住他们巡山的脚步;他们,是森林中的“赶路人”,茫茫林海,珍禽异兽,见证了他们巡山的身影…… 秋日时节,位于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者东镇新村村的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大雪锅山管护点绿意盎然、如诗如画。瞭望塔上,现年66岁的王德有与38岁的儿子王全文,指着对面的群山如数家珍。他们一家两代人,都是坚守哀牢山这座绵绵群山的“孤勇者”。 37年的默默守护 清晨,天刚蒙蒙亮,在大雪锅山管护点的崇山峻岭里,身穿迷彩服、肩背帆布袋、手拿砍刀的生态护林员王德有,已经踏上林区巡护之路。这已是他在大雪锅山管护点守护的第37个年头。 1986年,王德有从部队退伍返乡后,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护林员,从此与大山结缘。37年里,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 大雪锅山是哀牢山的一条支脉,这里森林资源丰富,生态保持良好,里面有珍禽异兽、珍贵的树木、清澈的泉水和多变的天气。王德有远离城市繁华,与大山为伴,三十多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大雪锅山管护点的7806亩林地。 “我坚持巡山护林三十多年,这里的每一座山梁、每一条山沟,几乎都走遍了。”王德有说,每一次巡山都是一趟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旅途,经历林区变化莫测的气候,穿越潮湿的丛林,翻过险峻的山峰,这其中的苦和累只有巡山人自己才知道。每当看到保护区内植被越来越茂盛,各种小动物越来越多,王德有觉得为这片大山付出所有都是值得的。 王德有回忆说,大雪锅山管护点成立之初,条件十分艰苦,低矮的土坯房四面漏风、屋顶漏雨,要不是自己当过兵,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后来管护点新建了住房和瞭望塔,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时至今日,已经退休的王德有仍然牵挂着这里的一切,依然坚守在管护点担负着看管房屋的责任,彰显了一名退伍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两代人的接续传承 清晨的薄雾如白纱般柔柔地轻抚着山岗,惬意的秋风吹过郁郁葱葱的哀牢山,风声、水声、鸟叫声,一草一木皆散发着舒心的凉爽。此时的山林里,一个孤独的身影又在急促地前行…… 只是,这个身影并不是王德有,而是他的儿子王全文。10年前,王德有退休后,王全文子承父业,毅然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也成为了一名生态护林员。 事实上,年轻时的王全文曾经也怀揣梦想走出大山,到浙江省打过工。为什么会选择和父亲同样的职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林二代”?“应该是热爱这片森林吧!毕竟是大山的孩子,从小就和父母生活在这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感情。”王全文说,从小父亲就会带他去巡山,对这片森林有着太多的眷恋,看着父亲每天一丝不苟地工作,让他渐渐意识到父辈们对大山的不舍。 巡护森林资源、制止乱砍乱挖、严防森林火灾……担任护林员10年来,王全文的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迹,也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崎岖的山路上来回行走,用实际行动守卫着大雪锅山这片浩瀚的森林。 王全文说,巡山时他遇到过狗熊,也见过毒蛇。对此,每次出发前,他都会在裤脚上涂上肥皂水或硫磺,防止毒蛇和蚂蟥的侵害。2022年5月的一天,王全文和往常一样进山巡查,与狗熊不期而遇。“当时狗熊呆呆地看着我,这可把我吓坏了!我来不及多想只能往后跑,跌跌撞撞滚下了山坡,好在它没有攻击我,要不然我根本不是对手。”王全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 如今,王全文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护林员。山里的一草一木,甚至是小鸟、野兔、毒蛇等小动物都是他最好的朋友。 “我希望能将父辈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大森林的守护者一定会一代更比一代强。”王全文说。 大山里的“森林卫士” “上山巡逻,下山宣传。24小时待命,随叫随到。”王全文说这是他工作的日常。作为一名生态护林员,他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特别是每年的森林防火期,他不仅要加大防火宣传力度,更要加大巡查力度,确保林区森林防火工作万无一失。 王全文说,为更好地落实巡山防火任务,他会利用村组召开会议的时机,为周边群众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叮嘱村民们注意森林防火、严禁乱砍滥伐、乱捕滥猎,共同守护好上天赠予的良好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一旦着火,蔓延快、强度高、难扑灭,森林防火期内我巡山的时间比平时要多得多。”王全文说,作为大山里的“森林卫士”,有责任和义务守护好这片森林,大雪锅山管护点自成立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凭着自己的勤奋好学和对工作的热爱,王全文很快掌握了林业政策法规、基础知识和护林员的日常职责,成为了森林管护的“行家里手”,也更加明白了守护绿水青山的重大意义。 “这是一份平凡而光荣的职业!我为父亲感到骄傲,也为自己感到骄傲。我将继续发扬老一辈护林员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尽职尽责守护好这里的一草一木,把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后代。”王全文说。 从面容青涩到如今满面风霜,王德有和王全文父子俩把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哀牢山,茫茫林海倾注了他们的深情,巍巍青山见证着他们的坚守。 记者离开管护点时,夜幕开始降临,山林渐渐被黑夜浸透,昏暗的灯光从管护点的窗户朦胧透出。这是大雪锅山里最耀眼夺目的光亮。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