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今年以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以广泛普法、因需送法、精准释法、多元学法等方式,注重抓好“四个结合”,在全县掀起学法、普法、用法热潮,引导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化解矛盾用法的法治氛围,走出了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基础的坚实路子。 与接处警相结合 集全警之力广泛普法 在日常接处警工作中,民警处警、普法并重推进,对矛盾双方运用法律“讲后果”形式,依法告知矛盾纠纷化解方式、途径、成本和风险,加强对双方当事人的情绪疏导,避免矛盾冲突激化升级,同时结合具体警情事件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进行以案释法,有针对性地对当事人开展普法宣传和安全知识教育。 与执法办案相结合 聚焦不同群体因需送法 在各类案件办理过程中,民警利用各办案环节向受害人、嫌疑人等工作对象就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向涉案人员以及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结合案件实际下发《普法告知书》,向嫌疑人有针对性开展普法,使其深刻理解法律法规,做到入脑入心。 
与社区警务相结合 注重特色引领多元学法 围绕重点人群,精准锁定普法送法内容。持续关注辖区重点群体,开展全覆盖、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以精准有力的送法普法化解矛盾纠纷,敲响守法警钟,便捷用法途径。 围绕重点行业,全面消除普法宣传死角。对辖区建筑工地、餐馆、宾馆、学校、娱乐场所等重点行业,深入开展与之相关的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解读,督促重点行业各企事业单位压实法治责任。 围绕重点时段,不断延伸普法宣传触角。充分结合辖区节假日、赶集日、上下学等重点时段,在人员集中区域开展普法宣传,切实将普法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全面提升基层普法工作质效。 与“夏季行动”相结合 盯紧突出问题精准释法 “头盔可起到缓冲、减震的保护作用,是一道重要的安全屏障”“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实名登记”……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景谷县对辖区易滋生纠纷及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业场所进行了集中清查,对辖区出租房屋、沿街商铺进行了重点检查,对社会闲散人员、可疑人员、流动人口进行了排查和登记,及时摸排、化解矛盾纠纷,严厉打击“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切实清除治安死角盲区。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也让群众看到了法治公安的建设成效。 景谷县着力于“普法”,更着眼于“化解”,以用心用情用力问计于民,全面提升基层普法工作质效,促使辖区群众在工作生活中自觉养成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习惯,为建设平安景谷、法治景谷夯实了法治基础。(景谷县融媒体中心 景谷县公安局 文/图)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