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长水实验中学290班 陈义佳 小学毕业时,12岁的我到滇南几个边境县走了一圈。 经过重重青山来到的地方显得格外美好,天空中的云挤出淅淅沥沥的小雨,将整座城洗刷得纤尘不染,闻起来甜丝丝的。淡蓝的天空,加上白云与山影,怎么看都是一幅独特而有风韵的水墨画。 手拿鱼竿默默空钓 那个男孩孤独地站在栏杆边玩弄鱼竿,建在山坡上的房子,自然有很高的挡墙,他站在高台上玩“空钓”。晚霞很美,照在他身上也很美。 我走过去问他,可以采访你吗?他说可以。 他的童年好像和我不太一样,妈妈去世了,爸爸一个人带着他。 他在县城中学读初中。我们年纪相仿,却思绪不同,他羞涩地玩弄手中的鱼竿,好像有无数远大梦想藏在眼睛里。我不羞涩,却对未来的规划不太清晰。我想,他比我好很多,起码有一个梦想,要和老朋友出去闯闯。他有志气,也很勇敢,和朋友情谊深厚。他希望和朋友一起上县城高中,一起上同一所大学,一起创业。 他爸爸不善言辞,但培养了他爱钓鱼的兴趣,给他支持,陪他成长。他说,我珍惜这样子的生活。 他就是这样一个少年,心怀理想,有着父亲和朋友的爱,知道生活来之不易。我想持续跟踪采访,看看三年后的他、创业后的他。 院子有棵莲雾树 初遇11岁的小朱,是傍晚的饭局。采访她的时候,她很腼腆,躲在房间不想出来。我轻轻推开门,她和表妹随着律动的音乐学跳女团舞,墙上全是女团的海报。她的理想是当幼儿园老师。她和同龄人没有话题,有时候还会被同学孤立,当情绪崩溃的时候,是妈妈安慰了她,所以,她很喜欢妈妈。她的爸爸从事电力工作,经常不在家,她希望爸爸多陪陪她。于是,爸爸在院子里给她种了棵莲雾树。她的数学不好,但一直没有放弃努力,想要从80分提高到90分,一定困难重重。她是一个热爱艺术的孩子,是一个希望与人交往的孩子,采访结束后,她说:“加油”!这是她对我说的,也是对她自己说的。 天上的星星有多少 下过雨的路面坑坑洼洼,砖头把行路垫高了,小女孩远远走来。 “我可以采访你吗?妹妹。” “可以,但不要问我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这种问题啊。” 这是和小蔓对话的开头,是让我惊艳的开头。一年级的小蔓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 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是爸爸妈妈吵架。“爸爸吵了架会打妈妈,时间长了,妈妈受不了,就和爸爸分手了。” 现在,尽管“大哥”对小蔓很好,小蔓还是喜欢爸爸。爸爸周五就来接她,周六又把她送回家。小蔓最大的梦想是当初中老师。她喜欢被注视,喜欢聚光灯照到自己,拍集体照的时候,她总是很在乎自己的站姿、手势,一定要在一群人中脱颖而出。 这个女孩眼中的世界和我不一样,既像在讲自己的故事,也像在讲别人的故事。小蔓在我眼中还是那个喜欢“跳砖头”的女孩,还是那个不知道天上星星有多少颗的女孩。她可以像星星那样发光发热,也可以像星星一样藏在角落。 一只小刺猬 8岁的芊柔像一只小刺猬,一只没有安全感的小刺猬。她吃饭的时候,不论菜有多丰盛,怎么劝她,她都不吃,她只吃蛋炒饭。只吃蛋炒饭的芊柔瘦瘦的,我花了好长时间才说服她同意我采访。 芊柔远比我想象的更有故事:父母离婚,她和爸爸生活。爸爸一方面溺爱过度,一方面又出奇严厉,写错一个字,就要一行都擦掉重写。 “妈妈很长时间才会回来一次。”妈妈在外边工作,很少能够见到。 她既挣扎,不想让爸爸妈妈离婚,又必须接受爸爸妈妈分开的事实。 她怯怯地,不太爱说话,像一只小刺猬,也许是因为没有妈妈保护她,所以她必须学会自己来保护自己。 她说她的梦想是当个老师,说这话时她眼睛里闪着光。 采访的最后是录一句话,她说,“妈妈,想你了。” 这句,“妈妈,想你了”,饱含着芊柔的思念、爱和渴望。 在田埂上,我看见了一群小鸡。“农村的小鸡都有妈妈,她怎么没有妈妈?” 喜欢昆虫 小程是一个调皮的男孩,一直在旁边捣乱,看起来很想被采访,我还没问他,他就直接同意了。 小程的爸爸在边境做生意,妈妈一个人带着他。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不坏,梦想当一个学霸。他特别喜欢吃方便面,吃方便面的时候不用筷子,直接把脸埋进大碗里吸。 小程的采访做得很简短,因为没什么好问的。他真的就是无忧无虑的小孩,真的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小孩。他随身携带着一个小笼子,喜欢什么昆虫就捉走,然后养几天再放掉。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