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记者 臧灵) 2023年,普洱市总工会以新担当、新作为、新风貌,推动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激发职工创新创造力,为现代化普洱城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普洱市总工会把产改列入市委、市政府督察事项和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并加大产改试点单位创建,实行动态管理,新建试点单位14家,形成了“2+40+N”省市县产改试点单位示范带动体系。在浙江大学举办产改专题培训班,邀请浙江专家到普洱市分4个片区开展产改培训及企业现场教学。充分发挥普洱工匠学院作用,依托普洱学院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资源,开展教育培训、技能学习、学历提升、创新成果展示、劳模工匠人物故事展示、劳动竞赛、心理健康等服务。召开云南工匠学院(普洱校区)暨产业工人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会,挂牌成立云南工匠学院(普洱校区)“职工创新赋能中心”。着力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普洱学院合作共建“双创基地”,紧扣优势产业,开展实用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培训鉴定、技术服务与创新,累计开展创新创业培训2万余人次,入驻企业253户,实现产值4.6亿元。 扎实的根基,注定迸发出创新创造活力,普洱市总工会不断建立健全培训、竞赛、激励相融合的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为普洱产业发展急需高技能人才铺就了一条成长“高速通道”。2023年,全市开展电网、乡村振兴、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等劳动竞赛53场,开展导游(讲解员)、咖啡、茶艺等技能大赛62场。荣获云岭工匠创新工作室1个,3项职工创新成果入选云南省第五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入选十佳先进操作(工作)法。组织评选市职工创新成果奖25项,选树第二届茶城工匠20人,选树“茶城工匠创新工作室”“普洱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普洱市职工创新工作室”和“普洱市职工技师工作站”20个。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五一劳动奖状2人、省五一劳动奖章3人、省工人先锋号1人、云岭工匠1人,认定全国劳模2人。目前,全市共有劳模263人。其中,全国劳模21人、省部级劳模156人、市级劳模86人。荣获云南省“最美职工”年度人物1人。荣获“云南省模范职工之家”2家、“云南省优秀工会干部”3人。荣获全国“最美驿站”4家、“云南省最美驿站”4家。评为省级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3家。产改工作连续3年被省总工会考核为优秀。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