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上午,“香遇普洱”周末市民文化节·文化讲座在普洱市图书馆举行,邀请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政协特聘文史智库专家、民族团结研究所(民族团结誓词)特聘专家周庆明,以《“解读”普洱山》为题作专题讲座。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先有普洱山,才有普洱茶,再有普洱府”,周庆明以此为主线,从普洱山地理概况、历史记载,普洱山和普洱茶的起源传说,普洱山地域的茶叶,普洱文化的积淀——茶马古道的起源、普洱府城的发展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统的讲解,让大家深入认识了普洱山的历史地理文化,对普洱山的解读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周庆明讲到,普洱山又名西门岩子、天壁山(天笔山),位于宁洱县西部,海拔1838.8米,面积4平方公里。普洱山西山脚有西门龙潭,后有公母龙潭、龙洞和太乙洞,山中有仙人洞,山尾有虾子洞,上山有毡帽顶(普陀岩),即普洱山自然景观由四洞、三潭、一河组成。 
周庆明介绍,雍正七年(1729年)七月,清朝廷批准在普洱山脚设立普洱府,普洱开启府城时代,修府城,建府衙、书院,建起普洱贡茶厂,生产例贡普洱。据史料记载,《嘉庆大清一统志》里的《普洱府图》里明确标记了普洱山位置,《元江府志》记载明确了普洱茶的地位,《普洱府志》中的历代府城官员有描写普洱山的诗句,普洱山里留下了古时知府知县和府城文人们的无数墨迹。 
周庆明表示,千百年来,普洱山脚的普洱府城,形成了普洱茶的起源中心、集散中心、加工中心和仓储中心,普洱茶从这里源源不断运出去,人们记住了这座城和这座山。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使这里成了普洱茶的中心、普洱文化的起源地。(作 者丨于飞/文 王承吉 饶雪松/图)
本文来源:普洱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