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县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王景)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半坡乡的野生菌数量不断增加。每到野生菌上市的季节,不少收购商就前来收购,让村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 在集镇野生菌集中收购点,红葱菌、羊肝菌、黑牛肝菌……野生菌种类繁多。“这些红葱菌一共4公斤,每公斤85元,支付你340元”。收购商戴某向村民姜荣支付了收菌款。 下午三点左右,结束一天的收购。因为在集镇设点收购多年,戴某已有固定的客源。由于今年雨水充沛,野生菌上市时间较往年提前了一个月左右,价格也比较好,开收不到一个星期,已收购1吨,支付货款近5万元。戴某说:“有的村民已经连续几天到收购点卖菌子,收入2000多元。” 近年来,半坡乡依托三尖山、崴达山等丰富的林下资源,狠抓森林资源管理,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探索“两山”转化的方式,让周边群众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西盟县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刁弘智)近段时间,在西盟佤族自治县的广袤山林中,野生菌陆续破土而出。 “第一波上市的野生菌价格最高。”天刚蒙蒙亮,西盟县翁嘎科镇英腊村的村民们就出门了,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在山林中寻找野生菌。 “今年雨水比较足,野生菌出得多,品质也很好。新鲜大红菌的收购价格在每公斤100元至120元。”看着背篓里一朵朵新鲜的大红菌,英腊村罗阳村民小组村民赵云丽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近年来,西盟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群众带来了生态红利。特别是进入夏秋季节,大自然孕育的珍馐馈赠,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现在,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很多,我们也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的重要性,每次采完野生菌,都会把地上的覆盖物恢复原状,这样才能保护好菌种,来年才会继续出菌子。”赵云丽说。 在享受生态红利的同时,当地群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呵护着这片山林。护林员刘根,白天巡林,晚上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给村民宣讲防火形势、防火知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刘根还学会了用微信工作群、小广播宣传各类知识。 目前,西盟县共划定县级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4600.26公顷;划定公益林管护区357981亩、天然林停伐管护区335407亩,实施天然林停伐保护工程等生态修复工程;配备了228名护林员,实现护林员配置全覆盖。
澜沧县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陈幸 尹斯)连日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的食用野生菌大量上市,成了市场上的“走俏货”。 走进酒井乡野生菌集中销售点,不少村民背着装满野生菌的竹篓前来售卖,一筐筐新鲜的牛肝菌、见手青、大红菌等野生菌整齐摆放,买卖双方忙着挑选、称重、打包,好不热闹。每年的这个季节,酒井乡家家户户都会到山里采摘野生菌,收购商收购后统一销往昆明、玉溪、深圳等地,当前的收购价格在每公斤30元至70元。 “最近菌子比较多,仅一天就收购了500公斤,有的村民一天就卖了1000元。”收购商说。 据悉,酒井乡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野生菌生长,已成为酒井乡的一大林下产业,采摘售卖野生菌也成了不少农户的重要收入。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