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近年来,普洱市始终坚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小微急”,让“民生”跟着“民声”走,件件实事直指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热点,切实提升大家的幸福感。
监督盯紧“小窗口” 保障民生“大文章”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黄莹)“请问您业务办理得顺利吗?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怎么样?”近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纪委监委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到景谷县政务服务中心,随机询问前来大厅办事的群众,了解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效能和工作作风。 “我办理的业务是企业变更,之前在网上提交了办理证件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审批速度很快,打印证件的整个过程也有人引导帮办,非常顺利。”谈及办理流程,办事人员对景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服务赞不绝口。 小窗口连着大民生。为进一步提高窗口服务质量,推动打造高效便捷、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今年以来,景谷县纪委监委深入推进清廉景谷建设,以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暖心行动”为契机,采用“下沉式”“陪同式”“体验式”等监督方式深入一线办事窗口,以“群众视角”全方位查找办事窗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促职能部门建立完善窗口服务管理制度,有效推动驻在部门党员干部作风向严向实,推动政务服务更加便利高效。 看态度也看进度。景谷县纪委监委围绕涉企服务窗口办项目进行一线监督,通过查看窗口职责制度、投诉渠道、办事流程、台牌设置等情况,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服务态度、业务知识以及是否存在熟人办事易、勾结中介非法牟利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通过双向调节指导,督促问题整改等方式为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及办事窗口工作人员双向“解忧”。 “我们对‘办不成事’窗口进行重点关注,对每件企业、群众反映办不成的事开展‘一事三问’,进一步督促窗口部门积极解决企业、群众的合理诉求,确保服务窗口能办事、真办事、办成事。”景谷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介绍。 针对发现的问题,景谷县纪委监委通过建立问题台账、交办督办、验收销号等工作机制,细化整改责任、量化整改标准、明确整改期限,持续跟踪问效,推动问题整改“清仓见底”,着力疏通影响为企业、群众服务的“肠梗阻”。 此外,为督促政务服务中心各项业务高效办理,景谷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监督作用,围绕创优提质,约谈提醒班子成员、窗口负责人、重点岗位人员等关键人员,将监督关口前移,推动窗口工作人员提能力、强作风,助力打造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服务高效、便民利企的政务服务队伍。
驻村更“住心” ——安海村驻村工作队工作纪实 本网讯(通讯员 王景 胡伟 李明 文/图)修好路、建好房、强设施……一直以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半坡乡安海村驻村工作队通过及时了解群众诉求,用心用情用力为民解忧,办好一件件实事、好事,架起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路通了 铺就村民连心路 拦在村口的一条“烂路”既是安海村石代帽村民小组群众的一块“心病”,也是发展的“拦路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的交通状况一直困扰着16户人家的生产生活出行。 石代帽村民小组以种植烤烟为主,来往生产运输都要经过此路。为了改善这一“必经之路”现状,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共同商议,挤出驻村工作经费,组织党员、群众投工投劳,共同修缮了这条50米的交通“要道”。 看着坑路变平整、土路变水泥路,村民们喜笑颜开,干劲更足了。“要想富、先修路,这条水泥路凝聚了村民们的心血,汇聚了党员们的发展共识,既是民生路也是民心路。”安海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明说。 房建了 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重建村民小组活动室,将其建设成协商议事地、娱乐休闲地、宴席摆设地是村民共同的心愿。“我们在几年以前就有了重建、扩建的想法,多年以来,我们组里的集体收入都存了下来,就是希望攒够建设的费用。”在一次村民小组群众会上,安海村山背后村民小组副组长杨丕林代表群众说出了心愿。 参加群众会的驻村工作队将群众的需求默默记在了心里,此后,便想方设法解决此事,在不断完善实施方案和探讨实施路径,多次和挂联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普洱市(分公司)、景谷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沟通协调后,争取到资金20万元、水泥20吨,加上安海村山背后村民小组积蓄6万元,村民小组活动室项目正式实施。 活动室建成后,群众举行了“入新房”仪式,在宽敞的活动场地上唱起歌、跳起舞,在两层的活动室里摆上了棋牌游戏。盼了多年的心愿得以实现,群众纷纷夸赞驻村工作队是“住心”工作队。 设施强了 拓宽乡村振兴路 “卧式烤房群建成后,我们村民小组的烟农节省了不少开支,烤烟种植数量也呈逐年增长趋势。”自安海村石老虎村民小组建设卧式烤房群后,有效提高了烟叶烘烤质量和水平,降低了烘烤成本和劳动强度,烟农收入增加了,大家的点赞也增多了。这样的转变,得益于安海村驻村工作队多方奔走找项目、拉投资,最终获得各级党委政府扶持和烟叶质量提升项目支持,建成5座卧式烤房群,为石老虎村民小组实现烟叶密集式、专业化烘烤奠定坚实基础。 石代帽有机茶示范基地建设、村集体肉牛养殖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崴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个个项目见证了安海村驻村工作队为民办实事的实绩。在这支驻村工作队看来,驻村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政策理解到位、工作落实到位,以真正的实际行动推进产业发展、村民收入提高、乡村环境优美、群众办事便利。
小小愿望箱 为民解难题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张洁)“您消费,我护航!”日前,思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思茅区部分消费圈投放了“消费投诉愿望箱”,将市场监管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消费者“家门口”,进一步畅通消费维权渠道,全面营造放心、暖心、安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据介绍,消费者遇到相关问题,可以直接往“消费投诉愿望箱”里投放期待处理的消费诉求,或者通过公示的执法人员电话以及二维码,与执法人员取得联系,积极参与市场监管全过程,实现监管与消费者的“双向奔赴”,让执法更加彰显为民服务的“温度”。 作为试点,思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阳光悦城、创基尚城、普洱茶马古城旅游小镇、五一集贸市场等主流消费圈投放首批“消费投诉愿望箱”,并按照网格监管机制,由网格执法人员定期收集整理消费者诉求。
改造雨污管网 “改”出居民幸福感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柴婧 罗贞燕)近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多方协同对老金矿小区开展雨污管网改造工作,完成改造后的小区环境焕然一新,受到居民们的一致点赞。 走进老金矿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平坦洁净的道路、郁郁葱葱的绿植,新建的雨污管网已投入使用。据了解,老金矿小区是墨江县城区年代较为久远的老小区之一,小区内存在雨污管网混接混排、污水直排等情况。经过提升改造后,小区雨污管网已规范接入市政排水设施,有效解决了困扰小区居民多年的雨天雨污水溢流问题。 老金矿小区居民小组长李文志说:“我们小区卫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房顶到院子都干干净净的,排污的问题也解决了,以后我们一定要把好环境保持下去。”
小区闲置场地巧变“便民福地”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刘晓溪 张梅 王杉杉 文/图)“再也不用见缝插针地停车了!以前这里又脏又乱,现在规划成了停车场,我们小区停车终于不难了。”近日,家住思茅区思茅街道振兴园小区的居民张红对着小区新建的停车场竖起了大拇指。 
振兴园小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地处老城区。随着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多,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消防通道堵塞、乱停车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小区的安全与和谐。此外,小区内有一块闲置地,有危房10余间,因无人居住,这一片地长满了杂草,垃圾杂物乱倒,居民深受困扰。 为解决居民诉求,思茅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勘查、评估现场,组织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征求意见。经过多方协商和沟通,最终决定拆除老旧危房、平整加固场地,将闲置地改建为小区停车场。 “目前,停车场正在加快推进摄像头、智慧系统等配套停车设施安装。此次改建面积约为1400平方米,新增40余个停车位,将有效缓解居民的停车难问题。”滇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朋明表示,接下来,社区将在解民忧、纾民困、聚民心上持续发力,驰而不息地推动解决多领域、多种类的民生实事,满足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盼。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