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国家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引出了新时代育人方向——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以下简称“三新”),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知识的应用以及学科思维的提升。在此背景下,高中教育迎来多重挑战。其中,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对学生巩固与深化课堂知识、提升思维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高中学段融合多学科教学任务,各学科有不同的课后作业要求,因此各学科间的课后作业有机整合成为挑战之一。本文基于对普洱市两所高中的各高考学科作业安排情况的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对应的协调方案。 二、两校各学科作业安排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形式单一、负荷过度 两所学校作业基本以书面练习为主,缺乏对学生探索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设计,导致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完成作业,没有意愿深入思考和探究。高中学段的课程难度较高,一些教师“以量提质”布置过多作业,造成学生的作业负担沉重,挤占了课余时间,可能造成学生出现“抵触”和“应付”行为,甚至出现身心问题。调查发现,过量的作业也并未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 (二)各学科间欠缺协调管理 在高考成绩的压力下,不少教师只聚焦于自己教授的学科,安排作业时鲜少考虑与其他科目在时间安排上的潜在冲突,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无形中加剧了学科间的非良性竞争。学校的管理导向也倾向于单一地评估各学科对总成绩的直接贡献,忽视了在作业布置、时间分配等方面对多学科进行综合协调的重要性。以上双重因素容易造成学科间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学生在完成各科作业时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很难在保证完成作业量的同时追求学习质量与效率提升。 (三)家长对作业有误解 一方面,家长在看待作业量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时有误区:有的认为作业负担过重,担心孩子无法应对,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则坚信作业量必须足够大才能确保孩子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但两种观点都未能准确把握作业的本质,即通过适度练习来强化记忆、深化理解,从而提升学业能力,而非单纯追求作业的数量或高分成绩。 另一方面,家长对于作业形式的认识也较狭隘,认为只有传统的、机械式的书面作业才是提高学业水平的有效途径,而对于一些具有创新性和有多层次育人功能的作业形式,如小组合作项目、实地考察研究等,则持保留甚至排斥的态度。调查发现,家长的这种偏见一定程度上给两所学校和学生造成压力,限制了作业设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三、对两校各学科课后作业协调方案的建议 (一)教师把握作业形式与质量 教师作为作业安排的主导,应结合“三新”要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引入更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如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分层作业、行程性评价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并提高核心素养,并且参考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合理调控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另外,教师还应以作业为重要工具,既让学生在作业中得到锻炼指导、知识巩固及技巧提升,又能从作业中收集学生学业情况反馈,用于后续调整优化教学的参考,以此形成师生对作业功能和作用的内在共识。 (二)学校建立各学科间作业协调机制 学校应发挥服务教学功能,建立作业协调机制以兼顾各学科发展。教务教科部门可组织教师跨学科交流,研讨作业布置的科学性、互补性与融合性,并设立专门的协调小组,督导教师们执行作业协调机制。例如,结合物理与数学两门科目,设计出既能锻炼逻辑思维,又能深化对物理概念理解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感受到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同时,两所学校也可开展以“作业协调”为主题的跨校交流,对比研究并吸取对方学校“作业协调”方案的优点。 此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充分发挥协调职能,全面掌握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作业质量的深度反馈。通过与各科任课教师的紧密协作,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在必要时对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作出调整。如此,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作业的有效性,还能促进班级师生的协调合作与班级整体效益的提升。 (三)家校合力强化作业协调效能 家长要发挥后盾作用,做好支持与陪伴。一方面,转变思想观念,理解作业所承载的多重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家长会、校园开放日等活动,尝试了解学校推行的“三新”作业体系以及学校对作业的协调管理。相应地,学校方面也应主动作为,安排多样化的家校共育活动,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三新”背景下作业设置的要求,认识到新型作业任务对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通过学校的引导和支持,让家长更积极地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形成家校合力的良性联动。 四、结语 2020年修订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作业是高中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对学生巩固知识技能、发展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大意义。只有通过教师、学校和家长三方紧密配合形成的协调机制,高中学生才能应对多学科的作业任务,最大化收获作业的效益,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业质量。一个有力的作业协调机制,将更有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者系普洱市第一中学教师 董志成)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