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热点 >> 转载 >> 正文




习言道|习近平回信,提到一块碑的故事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4/09/27/ 12:01 点击:

 

中新网9月26日电题:习近平回信,提到一块碑的故事

“希望你们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

这是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中的一句话,信中的“誓词碑故事”是一段跨越70余载的民族团结佳话。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普洱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这里也是中国的西南边陲,居住着汉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等26个民族。

1950年,云南普洱专区各族代表应邀到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庆祝活动,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各族代表回到普洱后,1951年元旦,普洱专区各族群众举行盟誓大会,以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立下誓词碑,表示“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

当年,48名各族代表碑上签名,这块碑也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

70多年来,这块位于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民族团结誓词碑,承载着团结的故事,也见证着发展的变迁。

2020年底,云南全省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全面小康,第二次实现了“一步跨千年”。

如习近平在回信中所言,70多年来,各族群众一心向党、团结奋斗,推动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书写了民族团结进步生动篇章。

一直以来,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都是习近平牵挂的事。这些年来,除了深入民族地区调研,他还多次回信少数民族干部群众,表达惦念与关心。

在给库尔班大叔的后人的回信中,他说“咱们新疆好地方,民族团结一家亲。库尔班·吐鲁木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优秀代表,我小时候就听说过他爱党爱国的故事,让人十分感动”。

在得知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后,他在给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群众的回信中称,“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在给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浙江景宁的回信中,他寄语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谱写畲乡景宁发展新篇章。

……

民族地区发展,蕴含着民族团结的力量。习近平曾在一次调研中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好的、管用的,都是压不倒的。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是无往而不胜的,一定是有着光明未来的。”

十年前,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后,他在不同场合多次深刻阐释这一重大论断。

今年6月,习近平在宁夏银川考察时说,“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共同奋斗,一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今次在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中,习近平再次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各族人民都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阚枫

|校对:孙静波

|视觉:雷宇竺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上一篇:总书记这样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一篇:清澈的爱|情有所归,方能心有所系,身有所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