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加快普洱旅游城市建设 编者按 9月27日,市政协召开五届十五次常委会议,围绕“加快建设普洱旅游城市”主题开展协商议政。会上,市政协调研组介绍了加快建设普洱旅游城市的调研情况;9名政协委员、相关企业及协会负责人从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文旅品牌打造、景迈山遗产融合创新、完善服务体系和要素保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资政建言。现将发言内容进行摘登,以飨读者。 ●市文体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亦楚 普洱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且分散,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方面不够完善,导致游客的体验度不高,停留普洱的时间短,文旅企业很难打造出优势突出的旅游线路产品。 建议:一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更加注重创意策划,把设计体现到项目、场景、空间的各个方面,打造全新文创IP卖点。由政府主导、企业承办,从普洱的“老字号”、驰名商标、文创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提炼出一批极具普洱地域特色、蕴含地方文化特征的产品,打造成特色旅游商品。 二是串珠成链、全域融合。以企业为核心,探索“非遗+旅游”“非遗+乡村振兴”“非遗+文创”“非遗+歌舞乐”的非遗传承与保护方式,深挖普洱非遗项目及产品价值。探索“展览+体验+购物”的产业模式,深度开发绝版木刻系列、黑陶系列、傣锦系列等非遗项目产品及体验,充分展示普洱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推动非遗文化和旅游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 三是数字赋能,丰富体验场景。加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景点开发维护,深度挖掘普洱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属于普洱的特色旅游品牌。与其他旅游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利用各自优势,在人才交流、旅游互推等方面加强合作,推进旅游资源互推共享、文旅品牌互鉴共赢,让更多的外地游客“走进来”。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