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连着千家万户,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近年来,普洱市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紧扣群众就业服务需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助力企业群众稳岗就业,大力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多措并举织紧织密就业“服务网”,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益的新路子。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龙江)今年以来,思茅区人社局聚焦创业者、企业、劳动者具体需求,全面分析各类创业实体、创业村落、创业社区实际情况,组织专场就业创业政策宣讲,有针对性、定制化解读可适配政策,全过程指导经办流程,真正实现帮扶政策“触手可及”,申报服务“零距离”,使政策红利得以最大化释放,实实在在惠及民需、暖入民心。 专家骨干入村入企,政策宣讲“面对面”。进一步充实人社宣讲队伍,组织专家、业务骨干、创业模范等深入乡村、企业、社区开展现场政策解读。以典型案例、亲身经历、先进地区经验、专家观点为切入点,结合简明流程图、短视频等“视听+”方式,提升政策通俗性、可读性,破解群众对政策“看得见摸不着”“材料多办不成”的认知误区,打破政策宣传“不接地气”“难达基层”的信息壁垒。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现场政策宣传61次,发放宣传册1000余册,有效宣传覆盖1000余人。 特色优势一地一议,政策推介“点对点”。发挥区位优势,结合厅市共建“创业之城”项目,因地制宜探索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创业社区、村落。通过分析各示范点位实际情况,开展老爪箐创业村落专场、白沙坡创业村落专场等“点对点”政策宣讲活动,确保政策宣传精准匹配创业场域需求。做好减法,避免笼统宣介不精不实;善做加法,指导申报示范项目赋能发展;巧做乘法,协调行业主管部门推动协同成事。 急难愁盼专人专访,政策适配“一对一”。以宣传活动为契机,灵活运用互动访谈、现场答疑等形式,收集辖区群众的难题,对符合条件的政策适配者进行一对一沟通解读,手把手协助完善申报材料,确保群众急难“有问必答”,政策红利“不漏一人”。截至目前,思茅区创业担保贷款已扶持创业274人,发放金额8001万元;“贷免扶补”扶持139户,发放金额3459万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