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普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思茅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以解决民生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和打造宜居宜业的旅游城市为出发点,推动普洱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任何城市的“建”与“管”都必须同时兼顾,尤其是永不竣工的“管”,是不可松懈的长期工程。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民生抓管理,瞄准民需谋服务,从久治不愈的“小广告”乱贴、建筑垃圾乱倒、流动商摊乱摆等城市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入手,管、服兼备,把综合行政执法的答卷写在综合执法服务行动中、写在城区环境面貌上、写进市民心里。 抓前端 规范建筑垃圾去向 为治理建筑垃圾,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多方走访,召集思茅区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和主城区多个社区负责人专题讨论建筑垃圾“不落地”问题,与普洱循创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协商回收建筑垃圾事宜,确定了全城建筑垃圾的规范去处。 作为思茅区开展建筑垃圾“不落地”工作的第一个试点小区,锦辉茶源广场小区在东南门设置了一个专门收纳建筑垃圾的集装箱。集装箱装满后,物业公司会联系专门的消纳处置机构,把建筑垃圾运往再生材料工厂,经生产线“消化”后,“吐”出再生材料,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真正做到“变废为宝”。 “小区业主在装修过程中需要倾倒建筑垃圾的,只需要提前办理申请、审核等程序,就可以直接将建筑垃圾投放到专用收集箱。这样一来,小区业主就能便捷地进行装修,杜绝了建筑垃圾在小区内乱倾倒的现象,让整个小区环境保持干净和整洁。”小区物业负责人说。 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思茅区将在全区各小区规范开展建筑垃圾“不落地”工作,进一步补齐建筑垃圾治理短板,满足广大市民对高品质城市生活的需求。 揽“生意” 请“小广告”登上“大雅之堂” “小广告”乱贴是城市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为加强对“小广告”的管理,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思茅区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摸索出“以帮代禁”的办法,请“小广告”登上正规广告栏。首先,开展排查,确定“登堂对象”。通过对全城张贴“小广告”频率和数量最多的对象进行排查,选定张贴“小广告”最多的广告主作为首批入栏宣传对象。其次,选点建栏,准备“迎客登堂”。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与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在全城勘查建栏地点,选定了城市花园、阳光和园等42个居民小区,第一批设置200余个正规的广告栏。最后,做好审核把关,确保“请客”合法“登堂”。凡是要进行宣传的内容,由社区或物业公司收集汇总并报送到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思茅区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审核后进行登载。 下一步,除了线下宣传栏,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还计划在线上推出便民小程序,收集并统一发布“小广告”,将乱贴乱涂在小区楼道、门前的“小广告”转变为便民信息。 进社区 联合多方力量靠前管理 城市管理重在靠前管理、现场管理、即时管理。为进一步将主要管理力量沉到一线、下到社区,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制定了《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进社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组织领导、职能分工、内容方式、重点任务、工作要求。挑选11名城管队员和11名市容市貌管理员陆续下沉到茶源社区、兰花社区、玉屏社区、滇运社区、倒生根社区、五一路社区、西园路社区、过街楼社区、凤凰社区、通商南路社区、茶马古道社区,并设置专门的服务岗位,拟制《城管进社区遇到突出问题和存在困难解决情况进度表》,明确需要搜集和记录的ABC三类问题(A类:历史问题,长期存在且难解决的问题;B类:不易解决,需要协调多部门或区领导出面才能解决的问题;C类: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可以解决的问题)、具体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限。 重服务 真心赢得群众配合管理 “老丁牛肉”是思茅区目前客流较大的烧烤摊,原摊位设在民族街路口,每天晚上这里人车聚集,极易造成拥堵,烧烤产生的油烟也让附近居民困扰不已。由于生意红火,如果强行让其搬迁和撤摊,很容易激化矛盾。 为解决这一难题,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寻找既不影响交通秩序,可以避免扰民,又可以集中经营的地点。选准搬迁地后,城管执法人员带着“老丁牛肉”的负责人现场勘查,顺利引导其搬迁至普洱大世界商圈前面积较大的空地。市中心川流不息的人流让“老丁牛肉”生意更加红火。“老丁牛肉”负责人高兴地对城管执法人员说:“这里地点宽敞,人也多,生意更红火了。”有了“老丁牛肉”生意红火的示范,城管执法人员又顺利将十几户商摊引导撤迁到普洱大世界经营。 顺应民需合理规划经营场所,留住城市“烟火气”。2024年4月初,十几名流动果蔬商贩来到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二中队,提议在五一市场门口设置夜市。经过现场勘查、论证、走访周边居民后,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召集了相关单位进行协商,顺利达成设置“五一夜市”意见。为进一步规范对流动商贩的管理,划分了四个区段,选出区段无偿兼职管理员,并与商贩签订守法、守规经营承诺书,分别建立商贩微信群和管理微信群,形成经营者自营自管和城管人员监管的营管模式。4月20日晚,“五一夜市”正式开业,“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商贩们纷纷点赞。 2024年下半年,思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普洱中心城区设立了十几个既不影响交通又不扰民的地点作为“潮汐式”小市场,方便流动商贩摆摊、卖货,做到了城市管理兼顾民需两不误。 人性化的城市管理,赢得了广大市民的拥护、赞成与配合。一线执法人员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服务多了,执法管理自然也就顺多了。”(文字由普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思茅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