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强信心 加油干——普洱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 正文




【咖啡飘香 产业兴旺】三产赋能“火出圈” 庄园结出精品果——思茅区咖啡庄园焕新记系列报道②


来源:《普洱日报》 舒小琪 时间:2025/01/13/ 10:45 点击:

 

当前,普洱市作为中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咖啡主产区和咖啡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在咖啡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仓储等方面已形成完备的产业链,咖啡种植成为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咖啡产业的蓬勃发展,这座城市也成了咖啡青年的创业天堂和咖啡庄园的成长地,为当地的咖啡市场带来了无限生机。

普洱日报讯(记者 舒小琪 文/图)思茅区南屏镇大开河村与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比邻,让大开河村具有独一无二的生态优势,而让这个小村庄更加美丽芬芳的则是漫山遍野的咖啡。大开河村从1988年开始种植咖啡,是普洱最早种植咖啡的乡村,这里作为普洱咖啡产业的一个缩影而备受关注。

大开河咖啡庄园就坐落于大开河村,在这里,你可以走进咖啡林,和咖啡来一场亲密的邂逅,亲手采摘火红的咖啡鲜果,探寻普洱咖啡从“种子”到“杯子”的全过程。你还可以坐在庄园的咖啡厅里,品尝一杯香醇的普洱咖啡,听庄园主理人华润梅讲述当地咖啡发展的故事,听一听“最有故事的咖啡种子”是如何在这片土壤扎根,又将如何从这里走向世界。

抢占“咖”位

擦出咖旅融合“火花”

近年来,大开河咖啡庄园以“高颜值”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火速出圈,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感受普洱原产地咖啡文化。用咖啡壳废料搭建的“月球冥想屋”,是原片直出的最佳拍照打卡点,透过不规则的洞穴口可以看见澄澈的蓝天和远处连绵的山峦,多彩的田园风光,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调色板中,静谧而美好。

2023年以来,庄园通过产业链升级转型,开始从服务市场端转型为服务消费端,在管理好种植基地和生产加工的同时,开拓综合性吃住行体验的精品咖啡庄园,丰富了咖旅融合发展的业态,也延伸了产业链。

当咖啡与民宿相遇,它们之间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记者在大开河咖啡庄园找到了答案。随着“南三村”庄园改造计划的落地和实施,2024年5月,大开河咖啡庄园的咖啡主题精品民宿正式营业。民宿位置紧挨庄园咖啡厅,整栋建筑以大地色系作为主色调,共设有12间客房,包含标间、套间、大床房3种房型,每个房间的装修都独具特色,桌面上放置着傣陶器皿、墙上挂着绝版木刻,北欧风格的黑胡桃木的圆桌和椅子,纯色系的布艺沙发及地毯,让整个房间充满了格调又不失氛围感,透过窗户,还能看到远处的怡人风景,惬意又自在。

“我们想让每一位到庄园的游客,都能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当咖啡的醇香与民宿的温馨相遇,这种结合不仅满足了大家对美食和住宿的需求,更在无形中提升了旅行的品质与体验,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华润梅说,大堂一楼还开设了特色餐厅,主要以普洱本地特色美食为主,厨师会不定期更新菜品,从而满足更多顾客的多样化需求。

“我们一家三口是第二次到大开河咖啡庄园,对庄园的印象一直很好。这次出行前在网上看到庄园建起了民宿,立即预订了房间,入住后发现,民宿不仅装修风格别致,配套设施完善,民宿管家的服务也很周到,在这里,不仅能喝到普洱咖啡,还能品尝到本地特色美食,这趟出行真是太开心了。”来自广州的游客夏雯对大开河咖啡庄园频频点赞。

串“豆”成链

拼出全新产业版图

在致力于提高庄园咖啡品质的同时,华润梅还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率先尝试将庄园打造为集咖啡种植、加工、品鉴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通过与松赞旅行等机构合作,将自己的经验和理念传播出去,吸引了更多人来到庄园,庄园也成了许多咖啡从业者和爱好者学习和交流的场所。这种模式进一步打通了以咖啡为主的农特产品销售渠道,缩减了咖农原材料销售成本,积极推进咖旅深度融合发展,带动周边村民发展,从而拓宽了农民的就业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庄园年客流量10万人次,带动50余人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与此同时,庄园在2023年重新启动了义工体验项目,受到了不少咖啡爱好者的广泛关注。“现在云南咖啡原产地备受消费者的关注,但作为原产地输出的人少之又少,我们就想通过招募义工的方式,寻找一些对咖啡原产地感兴趣、愿意分享、表达能力好的年轻人,来到原产地,成为普洱咖啡的宣传大使。”华润梅正在以她的方式积极地影响和吸引着更多的青年创业者在咖啡赛道上发光发热。

华润梅表示,庄园将在此基础上,结合研学模式,开设咖啡讲堂等内容,让更多走进庄园的游客及咖啡爱好者能够深入地了解咖啡背后的故事。同时,她将在咖啡种植和加工方面持续学习、积累先进技艺,积极探索咖啡全产业链发展,创新开发“咖啡+旅游”模式,并带动更多青年返乡创业就业,助力“思茅精品咖啡”成为一张产业名片和一张可以喝的城市名片。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咖啡飘香 产业兴旺】景谷凤山:咖啡产业 ... 下一篇:北归升“仓” 今“啡”昔比——思茅区咖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