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热点 >> 转载 >> 正文



联播+|打好“首”字牌 解码中国经济新亮点


来源:央视网  时间:2025/01/17/ 19:42 点击:




联播+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349084亿元。1349084亿元!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中国在全球经济浪潮中稳住阵脚,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活力的最好注解。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主引擎,消费一头连着千行百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24年以来,首发经济成为消费市场新亮点,展现中国经济的新活力。

消费市场新势力

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以及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不难看出,首发经济主打一个“新”字。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创新消费供给,激活潜在需求。

首发经济肇始于首店经济。起初,一些国际品牌拓展中国市场时在一线城市核心地带开设“首店”。这种创新商业模式获得市场高度认可。“首店”也逐渐成为商业竞争的重要指标。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支持中心城市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这是国家级文件中首次同时提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

从首店经济到首发经济,仅一字之差,其涵盖领域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向着更多品类、更大范围、更广空间拓展。

首发经济也正式成为新经济形态之一。

经济增长新动力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流量”新店入驻都市商圈,首发新品亮相经贸展会,国际大牌推出潮流首秀,首发经济成为时髦热词。

上海出台首发经济支持政策,旨在做强“首发上海”等活动IP,仅2021年至2023年间累计引进各类首店3366家;北京推出王府井步行街、首钢园等12个全球首发中心;广州打造天河路商圈等18个首发空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背景下,首发经济犹如一针“强心剂”,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与参与热情,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判断:“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首发经济加速步入“顶层设计”。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2024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首发经济能够释放消费潜力,培育新增长点,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助推器’,有助于推动形成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在业内专家看来,首发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目标契合,不仅能够集聚品牌资源、增强城市商业活力,还能够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与此同时,首发经济也为企业带来更大商机和利润空间,推动产业链上投资、人才、数据、技术等元素形成积极连锁效应,从而促进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

2024年,全球新晋22家“灯塔工厂”中,有13家来自中国。全球首家液态奶、首家风能设备、首家核电……一个个“首家”的诞生,正是中国制造不断升级的缩影。

扩大全球影响力

“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发出盛情邀约。

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国际性展会为一系列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活动提供了展示平台。“多点开花”的首发经济激发出中国市场无限潜能。

2024年上半年新开的204家全国首店中,海外品牌门店占比超过三成。在国际投资人看来,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市场,市场潜力大、消费者活跃度高。

专家认为,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选择在中国开首店,体现了他们对中国市场的认可和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与此同时,中国多地因地制宜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实现国际品牌和中国市场“双向奔赴”。

中国消费市场企稳向好,消费需求也向“新”变化。首发经济如果仅强调“首”的特质并不足以支撑其长期稳定运行,如何将消费者的“尝鲜”消费变为“长线”消费,是首发经济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2024年12月16日,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方案》对“发展首发经济”“支持首店、首展、首秀”等作出部署,明确提出创新时尚型商业,培育“年轻力”“她经济”“文艺范”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各地各行各业唯有打好“首”字牌,于“首”中挖潜育新,才能推动首发经济发挥更大作用。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李丹

视 觉丨陈腾 张紫曦

校 对丨刘禛 孙洁 宋春燕 任佳 毛长志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支 持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上一篇:习近平致电祝贺米拉诺维奇当选连任克罗地亚 ... 下一篇:人民日报头版刊文: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