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2025普洱两会 >> 正文




【共绘发展蓝图 共谋民生福祉】“声”入两会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2/10/ 12:08 点击:

 

(记者 王承吉 摄)

(记者 王承吉 摄)


关键词:当好“收信人”,做好“答卷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光荣传统,矢志不渝永远跟党走,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

李建宏委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深入挖掘和阐述在新时代背景下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丰富内涵,利用研学旅游的方式,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在促进文旅融合的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郭朝燕委员:我们要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促进者和守护者,大力弘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建议深入校园开展系列宣讲活动,比如,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及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等组成宣讲团,以生动的方式诠释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同时,结合民族节庆活动开展“弘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通过民族歌舞、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群众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增强认同感、增强凝聚力。

吴卓嶧委员:建议继续加大对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宣传力度,通过发布优质文章、短视频和开展直播等方式,提升它的知名度,让更多人深入了解它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加强全市干部职工对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和历史的学习,形成人人都懂、人人会讲、人人讲得清的良好氛围。

卢寒委员:我们要结合政协实际,发挥政协优势,当好“收信人”,做好“答卷人”,深入实施好政治引领工程、助力产业富民工程、文化润城工程“三个工程”,全面开展好关注民生实事行动、助力营商环境行动、联谊联合建功行动“三个行动”,全面做好“六个课题”的落实。(记者  杨柳青  徐瑞  廖智若愚  孔冰)


关键词:老有所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乡(镇)、村(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建设,提升老有所养水平。

李子萍委员:建议加大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的关注,加大对老年产品的研发投入,服务好老年群体;规范老年消费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

许青敏委员:建议加强统筹规划与资源整合,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打造多元化养老模式,建立集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平台,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享受便捷的服务;加大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缓解人才短缺等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开发适合老年人需求的智能产品和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更加高效、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体验,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记者  杨柳青  刘绍容)


关键词:教育事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引进培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杨学虎委员:建议普洱市各高校加强合作,联合起来深入挖掘普洱地方特色资源,将本土文化、产业特色等融入学科建设中,培育出具有普洱特色的本土学科。民族文化品牌的打造,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宣传,更要将其引入课堂、编入教材,让民族文化在教育中传承与发展。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本土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培养更多的新生力量,也为普洱市的文化繁荣和教育特色化发展贡献力量。

王斯琪委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确保随迁子女能够顺利入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让人才无后顾之忧。此外,为了保障家长和孩子们的合法权益,建议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多方面进行严格把控,让校外辅导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而非教育负担。

顾娟委员: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教育质量的分析力度,深入调研、广泛交流,充分汲取好经验、借鉴好方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全方位推动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胡映霞代表:建议每年额外安排专项教育资金,按照学校规模和学生数量分配至乡村学校,用于改善教学硬件设施,如购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室设备等,确保教学质量有效提升。(记者  崔秀媛  陈祎  张珂嘉)


关键词:旅游城市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农文旅融合、文商旅结合,培育壮大旅游业经营主体,丰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普洱场景。

李思晨委员:建议在旅居普洱建设过程中紧扣民族团结主题,通过举办文化性和趣味性兼具的少数民族节日活动,丰富游客体验。同时,加强普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关注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让更多游客来到普洱、爱上普洱,主动成为普洱旅游的宣传者。

冯琼丽委员:建议进一步推进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结合普洱实际制定农文旅发展规划,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投入和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强农文旅品牌打造和宣传。

王革民委员:在旅游城市建设中,文化传承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这一传承的主体应当从娃娃抓起。通过培养小朋友们对泡茶、制作咖啡的兴趣,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还能够在他们心中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将宝贵的文化财富一代传一代,进而推动旅游城市的文化建设越做越好。

张新民委员:可结合旅居城市建设,对已经完成的文化润城工程开展“回头看”,查缺补漏,进一步加强对思茅城区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细化城市的景观设计。

杨晓清委员:建议对哀牢山、无量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统筹规划,支持哀牢山徒步旅游开发项目,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主体加入文旅产业,通过整合资源和统筹开发,打造“两山”文化旅游IP。

李宜倢委员:要突出规划引领,系统布局建设房车营地,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房车营地,配齐充电、供水、排污、公厕等基础设施。加强房车营地管理、服务,引导房车规范停放、有序生活。通过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务留住人,撬动房车旅居群体消费。

袁兰委员:建议通过科学长远的规划,既让外来游客充分享受普洱原生态环境带来的舒适生活,又能让游客在普洱本地有效、适度地消费。县(区)要强化联动,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延长外来游客在普洱停留的时间,从而拉动各县(区)经济增长。

刘明辉委员:普洱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应依托绿色森林资源发展经济。要鼓励咖啡庄园、茶庄园等各类庄园协同发展,形成立体多元的庄园经济,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建议有关部门拍摄如茶艺、咖啡、少数民族爱情故事等主题的影视作品,通过文化引流吸引更多人来到普洱,推动普洱经济社会发展。(记者  杨柳青  廖智若愚  张子潇  杨红林  孔冰  吴荻  陈祎)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共绘发展蓝图 共谋民生福祉】出席市政 ... 下一篇:【委员访谈】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副秘书长孙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