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普洱市两会期间,来自全市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怀揣民意良策,立足当前热点关切,建真言、出实招。葛雄伟、张光魁、罗中文3名人大代表接受本报专访,“群”聊两会,话发展谋未来;周强、李八一、白瑞鹏3名人大代表亮相2025年市两会“代表委员通道”,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关切,就“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推进县(区)委书记、县(区)长领建项目”“用好‘曼海经验’助力乡村振兴”三方面内容,回答记者提问、回应民生关切,展望新发展、描绘新蓝图。 
普洱日报讯(记者 苏莉/文 周思雨/图)“在推进工作进程中,我们主动想,精准‘选题’;扎实干,认真‘答题’;看效果,全力‘破题’。”市人大代表、景东彝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八一在介绍景东县推进县(区)委书记、县(区)长领建项目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时这样说。 一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景东县坚持以县委书记、县长领建项目为引领,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先,做到主动想,精准“选题”。聚焦景东发展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坚持民心所向、民生所需、发展所要,因地制宜地精准确定农村整治、城市更新、划行规市、农文旅融合领建项目40个,着力推动“两山”普洱茶庄园、“云景·天芝谷”、南边地和美乡村、农林水片区城市更新、果蔬交易市场、无量八部茶旅融合等一批项目启动实施。 其次,做到扎实干,认真“答题”。景东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书记、县长领建项目三年行动方案,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领导一抓到底”的领办机制,按照定目标、定进度、定结果的思路,以月推进、季调度、年督查的方法推动项目落地、落实、落细、落小,累计整合投入项目资金5.88亿元,确保领建项目有人干事、有钱干事。 最后,做到看效果,全力“破题”。景东县立足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以书记、县长领建项目为突破口,着力破解生态经济、旅游经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题:一是生态经济。持续巩固提升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果,加快茶产业、畜牧业、果蔬产业三大聚集区建设,切实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二是旅游经济。打造“旅居云南·无量景东”品牌,着力推动景东120米脉冲星射电望远镜、亚热带植物园、无量剑湖、澜沧江百里长湖和一批茶山、茶村、茶庄园等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哀牢山、无量山作为“茶之圣山、物之灵山、人之净山”的区域品牌效应。三是城市经济。坚持“保护古城、改造老城、建设新城”的总体思路,实施以景东文庙、卫城遗址为主的“千年银生府、百年景东卫”古城保护项目,以城镇供水、老旧小区改造为主的老城改造项目,以开南文旅城、无量山城、凤凰小镇为主的新城开发项目,推动产教城融合、医养游融通城市建设,让景东真正成为一座留得住历史符号、看得见文化印记、记得住人间烟火的山水银生城、文化名邦县。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