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立足资源禀赋,面向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做强、做优茶叶、咖啡、茯苓、灯笼果等特色产业,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越走越宽。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田梅)眼下,走进思茅区云仙乡,只见漫山的咖啡树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一串串红润饱满的咖啡鲜果挂满枝头。云仙乡桃子树村村民杨老三背着背篓,穿梭在咖啡地里采摘鲜果。 “我家种了30亩咖啡,今年预计鲜果产量在20吨左右。我学会了很多实用的生产技术,并应用在了咖啡种植上。种植时,技术员还会在咖啡地免费投放蚜茧蜂,这种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控技术减少了农药成本,也让咖啡更加生态环保,咖啡产量一年比一年好。”杨老三说。 桃子树村日照时间长、降水量适宜,非常适合种植咖啡。为有力推进咖啡产业发展,帮助村民们稳步走上咖啡致富路,近年来,云仙乡大力推广咖啡种植,并且邀请技术专家到村里轮流开展咖啡种植实用技术培训,为当地咖农提供技术支持。据云仙烟站技术员饶明东介绍,思茅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每年通过免费投放蚜茧蜂、夜蛾黑卵蜂等“害虫天敌”,达到绿色防控、生物治虫目的,投放的蚜茧蜂、夜蛾黑卵蜂覆盖当地的玉米、咖啡、果树种植基地。 目前,思茅区云仙乡桃子树村的咖啡种植面积达到了5300亩,种植区域涉及12个村民小组、295户村民,鲜果产量预计可达3800吨、产值2660万元。咖啡的丰收为当地咖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