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从实际出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和公共服务配置,强化改革举措,不断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向鹏 谭福柔 蒋迪)一场大雨过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通关镇公馆村公馆村民小组风景秀美、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一改以前“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落后景象。 近年来,在墨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挂钩帮扶下,公馆村民小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司累计投入近百万元帮扶资金,用于小组实施农村道路硬化、改造老旧公厕、完善村卫生室、篮球场、党员活动室、图书馆等项目。近日,公司又申请了30万元政策资金,为其修建了23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子里漆黑的小路,改善村民出行条件。 墨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还根据群众需求,引领村民探索出“养山富民”的绿色发展路径。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公司探索“合作社+农户+市场”模式,带领村民采用传统和技术相结合的养殖方式发展林下养殖,促进村民增收。 在改进人居环境的同时,墨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员工化身为“爱心爸爸”,与村子里的孩子开展爱心结对帮扶,为孩子们送去生活用品及学习用品,发放帮扶资金,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上给予帮助和关怀。 接下来,墨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加大帮扶力度,助力公馆村民小组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持续迈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