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罗成臻 王梓骁)近年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将文旅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深化资源整合,持续发力做足“文旅+”文章,推动文、农、体与旅游融合,绘出绿色、古色、夜色交织的文旅“丰景线”。 镇沅县依托绿色优势,实施“生态+”“文旅+”“体育+”项目,加快澜沧江镇沅段旅游基础设施、千家寨茶树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108公里哀牢山茶王步道建设,将密林、溪流、峡谷、石涧、瀑布、古道等多样性景观及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推出集科研、观光、户外运动于一体的文旅产品,成立哀牢山普洱镇沅徒步登山者协会,打造“穿越哀牢·感受无量”文旅品牌,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古色也是镇沅县文旅产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镇沅县深入挖掘历史人文资源,致力于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场景。太和村紫马街启动实施了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建设项目,植入民宿、文创、研学以及非遗技艺体验等文旅业态,让百年古村落绽放新光彩。当地还设计并推出靠枕、U盘、紫马卡通形象鼠标垫等多样化、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同时,持续挖掘资源,推出黑古陶、古法海棠茶膏、麻洋古法造纸等非遗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将非遗与节庆、美食等结合,举办哈尼族十月年节、拉祜族(苦聪人)畲葩节、彝族火把节等节庆文化活动,开展杀戏、哈尼族“哭嫁”、拉祜族(苦聪人)“蜂筒鼓舞”等非遗展演,推出马帮菜、瓢鸡宴等特色美食,激发了文旅消费活力。 每当夜色降临,位于镇沅县城区的“河畔夜市”华灯璀璨,人群熙熙攘攘。该夜市引入民族文化、茶咖文化、风味美食等多种元素,成为市民和游客打卡的新地标。于2024年5月开发的紫马街夜市,也将各式各样的手工饰品、潮流玩具等引进古村落,让古村落增添了别样的韵味和烟火气。 近年来,镇沅县文旅产业“多色”交织、绽放芳华,各类新业态、新场景层出不穷,文旅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202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02.89万人次,同比增长13.11%;实现旅游花费350868.76万元,同比增长11.83%。2025年春节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17.73万人次,同比增长61.33%;实现旅游花费1.87亿元,同比增长90.37%。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