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一老一小”民生实事,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近年来,普洱市坚守为民初心,以为民服务为主线、以提升幸福指数为目标,不断织密“一老一小”群体的民生保障网,通过建设老年食堂、爱心护学等形式,用心用情做好服务,绘就一幅“朝夕美好”的和谐画卷。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敬)近日,西盟佤族自治县纪检监察干部在下班、放学时段回访西盟县民族小学,观察到学校门口车辆停放有序,警戒线已拉起,志愿者正在引导家长规范停车,新增的路障桶也已安装到位。 此前,西盟县纪委监委在学校周边走访时,收到群众反映:学校门口道路狭窄且有坡度,上下学高峰期乱停车现象严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县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将此问题列入重点监督清单,推动教体、住建、公安等部门实地调研,发现学校周边临时停车位被社会车辆长期占用,临时停车混乱,导致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县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会商,制定限时停车、拉设警戒线、增加“护学岗”等解决方案。 在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下,交警部门将学校周边停车位改为限时停车位,完善地面标线,设置停车公示牌,明确停放时间和功能。由交警、教师、志愿者组成的“护学岗”每天上下学时段在学校门口维持秩序,引导车辆有序停放,确保学生安全通行。目前,学校路口已增设限时停车位11个,非机动车临时停放区域2个。 此外,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在“护学”过程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醒家长遵守交通规则,提升文明交通意识。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