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云投林纸 文/图)春和景明,万物竞发。在云投林纸林业科研基地、生物技术工程中心和苗圃基地,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苗木移栽、驯化、施肥、浇水、除草、炼苗、分级等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公司林业技术员和工人们各司其职、精心护理,翠绿的树苗长势喜人,散发着勃勃生机。 
建优质种源,夯实林业基地“种业芯片”。如果种苗是林业的“芯片”,那么种质资源就是制造“芯片”的刻录机。自2001年起,云投林纸先后与广东雷州林业局、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和速生树木研究所(原国家林草局桉树中心)、云南省林科院、普洱市林科所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深入开展思茅松第一代无性系培育、第二代育种工作,以及桉树引种、改良和栽培技术研究。引种桉树品系1075个,深入开展思茅松、桉树良种选育和集约化培育技术攻关,共同推进思茅松、桉树良种良法研究。目前,建成5000亩林业科研基地、1000亩第一代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全国先进的林业生物技术工程中心,以及云南省规模最大的桉树种苗培育基地。 育一株好苗,筑牢高产培育“前沿堡垒”。云投林纸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高校组建“产学研用”科研创新联合体,实施了杂交育种、基因育种、无性繁殖技术等关键技术创新。通过建立“实验室+苗圃+试验林”三级研发体系,协同开展质量提升工程,激活苗木培育“DNA”。云投林纸先后攻克了思茅松高世代遗传改良、杂交授粉和桉树组培苗根系发育关键因子等技术难题,选育出思茅松优良家系70个、桉树优良品系16个。所培育出的轻基质组培苗,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无性繁殖技术和最好的轻基质,使得思茅松、桉树良种选育和培育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些良种具有遗传稳定性高、根系发达、造林成活率高和生长速度快等优势,真正实现了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向生产力的转化。 造一片好林,构建量质齐升“高产密码”。云投林纸采用“良种+良法+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制定实施了《桉树速生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思茅松人工林高产培育方案》,深入实施了思茅松、桉树的高产培育。通过林地分类经营、研制专用肥、科学调整采伐年限、推行林业机械化等方式,规范营林造林、施肥抚育、采伐更新等造林环节的验收流程和标准要求,强化了全链条全方位质量管控。同时,攻克了60余项营林生产质量难题,持续提升造林质效。聚焦造林成活率、蓄积增长量、林木生长量三项关键指标,创新推行“样板地、比赛林”业绩赛道化和高产培育竞赛、造林先锋、质量安全卫士等系列评比活动,以赛促干、以赛提质,激活“高产动能”,全方位催生林业新质生产力。目前,思茅松、桉树的年均生长量分别达1.2立方米/亩、2.5立方米/亩以上,年均增产50%以上,林木生长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截至2024年底,云投林纸已建成120万亩原料林基地,原料自供率高达70%。云投林纸走出了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