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孟连 >> 正文




【一线看发展】孟连:富民增收路越走越宽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4/04/ 11:19 点击: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近年来,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以推进乡村振兴为统领,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促增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助增收、推进就地就近创业就业稳增收,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2024年,孟连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38元、增长6.3%。

机制创新促增收——联农带农共享红利

孟连县在牛油果产业发展中,创新“334”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机制,不仅推动了牛油果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成为边疆民族地区产业富民、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

牛油果产业“334”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机制,是孟连县委、县政府在实践中构建的“托管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联农带农模式。其中,托管公司由国有企业孟连县产投集团担任,负责土地配置、产业规划、标准制定和发展资金筹措及政策落实;龙头企业普洱绿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带头,负责种苗繁育、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种植区域基层党组织负责领办了3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户以土地入股并通过管护务工参与发展。另外,推行“334”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机制,即龙头企业以苗木、技术入股,占比30%;农户以自有土地入股,占比30%;县属国企、合作社、村集体以组织管理、整合涉农资金入股,占比40%,其中,县属国企占比15%,用于公司正常运转和扩大再生产;合作社占比15%,作为运转发展经费;村集体占比10%,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帮扶困难群众,发展村级公益事业。

让企业有钱赚,让农民有收入,实现多方共赢发展。孟连牛油果“334”联农带农利益分配机制是特色产业发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农民持续增收的生动实践。糯董村班伍组村民荣老大给大伙算了一笔账:“家里32亩土地入股合作社,每亩保底分红700元;我在基地管理150多亩牛油果树,月工资3000元;加上采果季大约有7000元的收入,仅从牛油果地里一年就能有6万多元的进账。”这笔“牛账”,让这个景颇族汉子笑得合不拢嘴。

眼下,孟连牛油果树花开正盛,这些竞相绽放的花朵里,藏着边疆山村共同富裕的希望。如今孟连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种植基地,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80%,成功替代了15%的进口牛油果份额。孟连走出了一条国产牛油果崛起之路,牛油果已经成为孟连县的独特标志,孟连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牛油果之乡”。

培育产业助增收——产业兴旺拓宽渠道

咖啡产季进入尾声,3月16日,位于孟连县勐马镇帕亮村的桥安咖啡庄园迎来这个产季最后一批咖啡鲜果。红彤彤的咖啡豆采用水洗加工方式脱皮脱胶,再经过干燥、脱壳后,一袋袋咖啡米便可以进入市场成为标准化国际大宗商品进行交易。今年,孟连咖啡受到各大采购商青睐,且价格十分可观,广大咖农成为直接受益者,咖啡产业成了农民增收的“金豆豆”。

“今年咖啡采收季已经全面结束,初步统计我们支付给咖农的鲜果收购款达3000多万元。”桥安咖啡庄园负责人金涛介绍,今年庄园收购咖啡鲜果涉及11个村民小组400多户咖农,虽然产量较上个产季咖啡有所减产,但咖啡价格上涨有力带动了咖农增收。

帕亮村自然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种植咖啡,经过多年的发展,全村已经发展咖啡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全村共有55家咖啡加工企业,咖啡产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村里还通过打造“高稳产+精品化”咖啡种植基地,推进咖啡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种植,做优咖啡品质,提升市场行情。

“我家种植咖啡27亩,咖啡红了以后,我们采摘咖啡鲜果交到桥安咖啡公司加工,今年价格好,全部摘完共收入20万元左右,最近几年咖啡价格一直不错,种植咖啡让大伙实现了稳定增收。”帕亮村新寨二组村民扎努是村里的咖啡种植大户,通过发展咖啡产业,他住上了安居房,买了两辆车,一家六口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目前,孟连县咖啡种植面积稳定在11万亩以上,是全国小粒咖啡重点产业基地县之一,咖啡生豆精品率达62%,连续三年保持云南省第一。全县从事咖啡产业的有7万余人,咖啡产业已发展为孟连县富农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乡村振兴,需产业振兴,农民增收,靠产业兴旺。近年来,孟连县加快产业培育促农增收,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加速转型,打造咖啡、牛油果、茶叶、橡胶、甘蔗等五张产业名片,持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2024年,全县扩大牛油果种植面积1.26万亩,总面积达12.07万亩,孟连成为全国最大牛油果种植基地,综合产值达15.21亿元;彩色花生种植面积达5万亩,干花生年产量5900吨;大力发展林下种植魔芋、黄精、砂仁等作物,林下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同时,橡胶“统防统治”保生产,实现一产增收、二产增值,综合产值达12.54亿元;改造低产低效茶园560亩、茶叶初制所2个,毛茶年产量6500吨;普洱市孟连昌裕糖业有限公司入选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通过精细化田间管理,孟连蔗区平均亩产突破5吨,亩产值最高可达到5000元以上。用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孟连农民增收渠道多起来。

就近就业稳增收——龙头带动激发动能

3月中旬,来到位于孟连县娜允镇的云南森洁天然乳胶手套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十分繁忙,一排排真人手臂大小的模具在流水线设备上持续不停地运转,在手套脱模环节,车间工人杨云娣守在生产线旁,对设备未能识别的未脱手套进行手动作业,确保车间生产秩序。

今年47岁的杨云娣是娜允镇上允角新寨村民,在乳胶手套工厂工作已有3年多,每天她从家里骑上自己的电动车,仅需20分钟,就能来到厂里上班。“工作也不累,离家又近,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对我们农民来说有很多便利。”杨云娣说,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能收入4000多元,除了稳定的工资收入外,家里的老人孩子也都能照管,比外出务工的好处更多。

让群众不出远门就有活干、有钱赚,近年来,孟连县依托优势资源大力招引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投资,建设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我们是2017年通过孟连县招商引资渠道来到这里投资设厂,经过8年的发展,已经在孟连县建起了2家乳胶原料工厂和2家医用乳胶手套工厂,在当地用工达480余人,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公司副总监万志鹏介绍,目前,公司年产达5.6亿双乳胶手套,用工大多集中在包装车间,按照计件工资发放,多的一个月能收入7000元。

招引龙头企业,现代产业催生“四季务工”基地,群众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增收致富的信心更足。在孟连县芒信村,云南腾艺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1800亩牛油果基地已经在陆续坐果,进入基地管护的关键时期。上午8点,芒信镇芒信村允软村民小组村民岩三便骑上摩托车前往家附近的腾艺公司的牛油果基地务工。“我主要负责清除牛油果地里的杂草、检查和修复水肥管线。”岩三一边弯腰检查地里的输水管一边说,在这里务工,每天早出晚归,能够照顾家庭。

“以前我在广州务工有五六年,离家远不说,一天到晚坐在工厂里很不适应,下班了也没个去处,我还是喜欢现在在牛油果地里能晒太阳、接触大自然,下班了就能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饭。”岩三介绍,管护基地工作灵活,每天有120元的收入,工资按照务工的天数每月结算一次,既不耽误家里的农事,又能在农闲时多增加一份收入。

“我们每天用工不少于40人,最近管护期每天有100多人。到了采摘期是基地的用工旺季,目前公司新建了选果厂,从基地管护、果品采摘到分拣装运,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工人,最多时每天用工超过130人,基本都是周边村民。”云南腾艺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涂世琴介绍,公司去年支付零工工资最多的是12月,超过23万元。今年公司新增3000亩种植基地,周边群众能获得土地流转和基地务工等多份收入,将为周边村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云南日报记者 沈浩 胡梅君 高玥)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孟连口岸芒信通道进出口货物超60万吨 下一篇:【健康同行 “医”路守护】景东县孟连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