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抢抓发展机遇 写好“三茶统筹”大文章 ——普洱市茶产业发展综述


来源:《普洱日报》 臧灵 时间:2025/04/08/ 10:47 点击:

 

普洱日报讯(记者 臧灵峰连天际边,茶香绕山间。4月的普洱,茶香馥郁,连绵起伏的古茶林、生态茶园里,一株株茶树在云雾间吐出新芽,背着竹篓的茶农指尖翻飞,忙着采摘春茶,一幅“人勤春光好,茶香促共富”的画卷在一座座茶山徐徐展开。

近年来,普洱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茶统筹”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抢抓发展机遇,写好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三茶统筹”大文章,全市茶产业持续壮大,进一步确立了茶产业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主角”地位。

一片叶子托起茶农“致富梦”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茶产业是普洱市的第一支柱产业,漫山遍野的现代茶园、生态茶园,生机盎然的古茶山、古茶林,成为普洱绿水青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边疆少数民族增收致富的“靠山”。

“我家有古茶林30多亩,生态茶园50多亩,当前的春茶不论是色泽还是口感都特别好,加上我家是手工制茶,卖的价钱也高。”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芒景村芒景上寨村民小组茶农南俊杰一边忙着炒茶一边高兴地说。在芒景上寨村民小组和南俊杰一样享受茶叶丰收喜悦的还有茶农艾先,“我家有生态茶园30多亩,古树茶10多亩,是茶叶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你看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楼,开上了轿车,生活质量一点不比城里差。”艾先难掩丰收的喜悦。

为进一步促进茶农增收,近年来,普洱市大力推进茶产业基地有机化、加工标准化、企业集约化、市场品牌化,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全市茶产业整体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普洱市坚持把第一车间建在茶园,大力实施生态茶园改造,有机茶园认证企业和认证证书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向世人展示了“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案例”。2023年12月22日,澜沧古茶港交所正式上市,成为中国普洱茶第一股。澜沧古茶、祖祥、龙生、天士力帝泊洱先后上榜“云南十大名茶”,澜沧古茶跃居云南绿色食品十强企业,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创新攻坚、茶咖农合作社筑基”的茶咖产业市场主体“新雁阵”。2023年,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普洱市制定《普洱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了《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为普洱茶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截至目前,全市有茶园面积221万亩,小小茶叶托起了茶农“致富梦”。

科技加持提升茶产业“含金量”

如果说茶产业是一艘船,那么茶科技、茶文化就是这艘船的双桨,为茶产业“乘风破浪”提供动力。

普洱茶的好品质,源于环境、成于科技。普洱拥有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普洱茶学院、云南农大热作学院、普洱学院、中国热科院云南研究院、普洱茶研究院等多家教研、质检机构,已成为科研、教学、服务保障机构最集中的地方,形成了部门协同、工作联动、资源共享、产业互助的发展格局。

在普洱,依托中国工程院刘仲华院士专家团队及普洱科技特派团的科技力量,培育了一批支撑茶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专业人才队伍和熟练技术工人。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普洱茶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研发了以大叶种茶为主要原料,复配其他植物资源、果汁、代糖等特色食品原料的多个新型茶饮产品。思茅区茶产业发展大数据平台及智慧茶山物联网提升改造项目硬件与软件配套调试和上线测试工作也早已完成,多家茶企业开展了系统运行。

谁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谁就拥有产业发展的明天。截至2023年,普洱市建成茶树种质资源圃34亩,收集保存大叶茶种质资源2117份,基本完成了云南濒危大茶树的活体保存工作。建立了种质资源数据库,筛选出特异资源20多份。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与浙江大学茶学系联合开展野生茶树驯化试验,有望选育出野生茶树新品种,填补国内没有野生茶树驯化品种的空白。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先后选育出“云梅”“云魂”“矮丰”“普茶1号”“普茶2号”等省级茶树良种。

技术成果只有转化,才能推动产业发展。目前,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获得专利20余项,并将相关研发成果进行转化,解决了普洱茶产业发展方面的诸多难题,为普洱茶实现清洁化、机械化、数字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红茶加工数控技术与推广”项目成果的推广,每年新增纯收益11250万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文化带动激活茶产业“软实力”

尘园、普洱花弄里、不苦茶馆、普洱非遗会客厅、银生茶庄园、中华普洱茶博览苑……在普洱,一个个古朴典雅、茶香萦绕的茶馆随处可见;一处处茶庄园、茶景区熠熠生辉,吸引着各界人士、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悠久的种茶史、制茶史、饮茶史,在普洱各地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今天,这些由茶产业衍生出的茶文化,又促进了茶产业发展。

近年来,普洱市不断加快茶旅有机融合,以茶兴旅、以旅促茶,茶旅融合成为带活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和谐发展的特色路径,茶文化旅游人气逐年攀升。2025年春节期间,各茶庄园游人如织,游客步入郁郁葱葱的茶园之中,开启茶香之旅。景迈山以“千年茶山年年春”为主题,推出民族特色赶摆、风味百家饭、民族团结联欢晚会和技艺展示等活动,累计接待游客4.34万人次,占全市12个4A级景区总量的9.46%。普洱打造的“无界茶生活”主题茶会,是一个以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交流品牌,以“不歇茶室”“无界茶会·一期一会”“无界茶会·年度盛会”三种形式展现不同茶会文化,游客在茶会上体验制茶技艺、欣赏茶艺,观看茶文化表演,沉浸式品味普洱、爱上普洱。

目前,全市茶庄园达30余个,茶(馆)店近千家,茶马古道、帝泊洱生物茶谷、中华普洱茶博览苑等茶主题的4A级景区品质不断提升,庄园消费、特色茶空间、集市消费正在普洱拉开序幕,“周边游”“周末游”等茶文化渐兴渐浓。普洱市正在以大产业的理念整合茶文化和传统茶产业,借助茶文化赋能茶产业发展,带动全市茶旅进一步实现融合发展。

一个个茶园一层层翠绿,一片片茶叶如万顷碧波。在“世界茶源”——普洱,嘹亮悠扬的茶歌越唱越响,生态与发展、富裕与美丽相互交织融合的格局已然形成。


相关新闻: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入选 “共同愿景——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

·普洱:以精准监督护航“金山银山”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入选 “共同愿景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