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有看头 群众生活有奔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普洱市立足资源禀赋、区域优势,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凝聚各方力量,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培育壮大产业、深化招商引资等方式,全力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施坭)近日,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谦六乡迎来了春茶采摘的繁忙时节。漫山遍野的茶树吐露新芽,茶农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着鲜嫩的茶芽。 走进谦六乡和平村的茶园,茶香扑鼻而来。茶农们背着竹篓,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今年的春茶品质比较好,芽头饱满、香气浓郁。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我们严格按照采摘标准,每天早早地来到茶园,只选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鲜嫩茶芽。”茶农罗光义说。 谦六乡位于澜沧江畔,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土壤肥沃,群山环绕,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丰富的养分。加之高海拔和常年的云雾缭绕,使得茶叶生长周期延长,造就了谦六春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近年来,谦六乡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采取“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引进新企业,不断扩大茶产业规模、优化茶产业结构、提高茶产业效益,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茶产业,让荒坡荒山变成“金山银山”,有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通过加强茶园管理,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高茶叶品质。积极引进茶叶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茶叶附加值。 目前,谦六乡茶叶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现共有7个茶厂,其中,规模较大的澜沧县谦六富康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有茶地面积921亩,年加工鲜叶80吨左右,总收入350万元,受益农户近200户。随着茶叶产量逐年增加,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之一。春茶开采,不仅是茶农们一年辛勤劳作的开始,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一杯杯香茗从茶园走向千家万户,为人们带来春天的味道,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