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基层一线是维护公共安全体系的“主战场”。近年来,普洱市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实现城乡法治安全宣传和综合治理网格化、一体化,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模式,通过开展“沉浸式”庭审旁听、做实“法治副村长”、建设法治文化阵地等具体措施,加强普法宣传,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社会安全稳定贡献法治力量。 普洱网讯(通讯员 万春柱)走进景东彝族自治县曼等乡法治文化广场,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法治标语、法律知识展板、法治小故事等普法宣传内容,正通过各种形式展现给村民,让村民在休闲娱乐中就能学到实用的法律知识。 据悉,曼等乡由云南省司法厅、云南省普洱监狱、普洱市司法局携手挂包。为让“八五”普法在曼等乡落地有声,曼等乡一方面向云南省司法厅、普洱市司法局积极争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资金;另一方面,在挂包单位的帮助下,曼等乡在瓦窑村和胜岩村,精心打造“绿美+法治”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在环乡路,精心构筑法治文化园地、文化长廊;对原有的法治文化广场进行改版扩建,全方位升级法治文化元素。从依法治国的大政方针,到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法律法规与惠民政策,将晦涩法条转化为百姓易懂的生活智慧,把群众身边的真实故事作为典型案例,营造法治氛围,真正实现群众“抬头见法、身边有法”。 如今,焕然一新的法治文化阵地,不仅为村民构筑起休闲娱乐的温馨港湾,更成为曼等乡法治乡村建设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有形”阵地的“无形”力量,让法律与群众“亲密无间”。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