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种出“金”产业 近年来,普洱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和畜牧养殖产业,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种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种植养殖的致富新路,既美了生态,又富了“口袋”。 普洱网讯(通讯员 韦沿竹 谢诗仪)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嘉禾乡地处群山环抱之中,植被覆盖率高、气候阴湿、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非常适宜中药材种植。正是看中了这里极佳的生态环境,江城县红能开发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把中药材的种植基地建在了这里。 在基地,只见工人们穿梭其中,挖孔、放苗、覆土……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基地务工人员赵思航说:“我们经常来这里打工,每天工钱都是当天结算。” 据江城县红能开发种植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白卫红介绍,该基地于2018年开始做林下中药材种植,可种总面积有6800亩,目前已种2600亩。其中,种植百部800亩、黄精700亩、龙胆草200亩、重楼300亩、白及100亩、石斛100亩、魔芋400亩,后期将逐年扩大石斛、黄精、重楼等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基地采用生态种植方法,借助林下阴湿环境和落叶腐殖质,降低了人工遮阴、肥料等成本,让闲置的林地有人管理,林间杂草、枯枝落叶等易燃物大为减少,既充分盘活了林地资源,提高了林地效益,又有效降低了森林防火压力,丰富了林下植被种类,对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林地肥力和保持水土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嘉禾乡通过盘活闲置林地,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打造中药材产业基地,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