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徐晓芳 王晓东)近年来,思茅区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高质量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快捷、方便的医疗服务。 为破解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难题,思茅区构建了以思茅区人民医院为龙头、乡镇(街道)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网络,并创新推出医学检验中心、医学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五大资源共享中心”。基层卫生院只需完成摄片或心电检查,数据实时上传至思茅区人民医院,30分钟内即可获得专家诊断报告,实现“基层检查、区级诊断、结果互认”。 思茅区人民医院派驻专家团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开展诊疗、教学、指导工作,根据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实际需求量身打造了帮扶计划,为基层“人才不足,能力有限”的短板开出了既“造血”又“输血”的良方,同时也成为了基层诊疗服务能力提升的“催化剂”,推进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我们通过制定出台医共体人员统筹实施细则,选派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下沉到各乡镇(街道)卫生院,开展为期两年的驻点帮扶工作。今年,我们将继续选派12名医务人员到各乡镇(街道)卫生院工作。”思茅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区级医院常态化派驻专家团队到基层坐诊、带教,并通过“双向转诊”机制,无缝衔接急危重症救治与康复治疗,形成分级诊疗闭环。 从硬件改造到流程优化,思茅区聚焦群众就医体验提升医疗服务:龙潭乡卫生院扩建停车场、改造门诊大厅,并引入智能化挂号系统;思茅区妇幼保健院开设“一站式”周末无休疫苗接种服务,累计完成3万余针次接种;思茅区人民医院新建肿瘤科,联合省级专家开展肺癌微创手术,让患者告别跨市求医的艰辛。 从“看病难”到“家门口省心”,思茅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不仅是一场医疗资源的改革,更是一份写满民生温度的答卷。随着三级医疗网络的不断完善,更多群众将共享“健康思茅”的发展红利。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