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维护经济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充分体现了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经济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领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落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各项措施,为普洱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关系,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新时代以来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发展潮流,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科学指引下,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应对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严峻的新形势新问题,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是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的必备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必然选择。 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各类经济领域风险积聚叠加,面临的风险挑战也会越来越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一方面,只有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才能为高水平安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办好保证国家安全这个“头等大事”,着力夯实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才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有利的安全环境。 二、聚焦重点领域统筹提升发展动力和安全能力 2025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更加安全、社会更加有序、治理更加有效、人民更加满意上持续用力”,为我们在新时代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持续强化经济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运行和隐患排查整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普洱实践筑牢经济安全防线。 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政策落实。围绕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风险,强化部门协同、市县联动,加强经济监测预警和穿透式分析,推动国家和省各项经济政策落实,保障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风险工作的连续性、协调性和针对性,有效提升经济发展健康水平。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定不移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加快推动重点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发展以茶叶、咖啡等为主的特色农业,实施景迈山茶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加快农夫山泉烘青茶、咖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项目建设。抓实原料林基地建设,抓好金通、云景林纸等企业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现代林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建设,积极推动500千伏江城、澜沧(糯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珈钠钠离子电池、海博思创储能设备等项目,推动新材料产业由点扩面。推进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加快思茅生物医药产业园、云茯苓加工仓储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进地理标志产品及商标申报。丰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普洱体验场景,完善旅游硬件设施,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加快景迈山5A级旅游景区创建,总结推广乡村旅居新模式,推动“旅居+康养”融合发展。 更好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和投资拉动作用。深入挖掘内需潜力,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扩大政策宣传解读覆盖面,推动补贴下乡进村、惠民利民政策到家。发挥旅游带动消费作用,推进咖啡主题公园建设,提升北归、小凹子等精品咖啡庄园品质,打造“中国咖谷”。优化茶咖集市、生活夜市等消费场景,组织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提升民族节庆、体育赛事等影响力。全力抓实项目建设,紧盯国家战略指向、政策导向、资金投向,抢抓政策机遇,谋划储备一批投资规模大、拉动能力强、综合效益优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实好市级领导包保挂钩重大项目机制,加强项目清单动态管理,做好全要素服务保障,确保一批重大项目早建成、早达产。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更多社会投资。 做活口岸经济。依托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统筹推进交通、物流、园区、口岸、城镇融合发展。加快中老铁路沿线开发,推进“1+3+N”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有效提升物流服务综合能力。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交流,规范发展边民互市,扩大粮食、水果等产品进出口,推动中药材(药食同源)、替代种植等进口产品落地加工。 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坚持就地就近就业和外出就业两手抓,聚焦重点人群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实施新一轮促农增收三年行动,大力推广“334”联农带农机制,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持续稳定增收。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补齐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短板,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兜牢兜实民生底线。 构建发展安全新格局。坚持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挑战,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粮食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稳妥处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存量,分类处置金融风险,有效提高金融体系抵御风险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房地产政策持续落地,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完成保交房任务。(普洱市发展改革委)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