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何媛)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充分发挥“金融特派员”制度优势,探索一个重点、两项制度、三种角色的“123”工作机制,抓实“选、管、用”全链条,推动人才进村、金融入户、服务“三农”,赋能乡村振兴。 紧盯“一个重点”精准选派。紧盯乡村全面振兴这个重点,紧扣县域特色农业、绿色工业、文旅产业“三大产业”,结合各乡(镇)发展规划定位、产业发展实际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建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把关、主管部门统筹调动、行业部门协调配合的选派工作机制,择优选派11名专业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金融特派员下乡进村入户到企开展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办实事、解难题、减负担,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 建立“两项制度”精准管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金融特派员工作协调机制。坚持清单管理制,成立县级金融特派团,指定1名金融特派员担任县级金融特派团团长,负责做好日常管理,每月列出具体工作清单,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服务,形成“政银”合作、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扮好“三个角色”精准服务。针对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任务,找准“政策宣传员+需求采集员+红色信贷员”定位,扮演好金融政策宣讲员、信息服务员和贷款介绍人等角色,组建“党建+金融”宣讲团,以“金融助农”主题党日等为载体,开展政策宣教45场,覆盖群众6000余人次。建立“支部+特派员+金融机构”三方联审机制,将贷款发放与村党组织信用评价挂钩,实现风险共管、效益共享。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