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鲁海杨 陶俊蓉)近年来,思茅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如今,思茅区的森林资源保护效果明显,森林质量不断提升,一幅秀美的生态文明画卷正徐徐展开。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思茅区南屏镇整碗村老董寨村民小组原料林基地,漫山的桉树正在茁壮成长。部分苗木上悬挂着二维码,只需用手机轻轻扫描,关于苗木的详尽信息便很快呈现在眼前。 据了解,该基地的桉树分别于2021年、2022年种植,总种植面积4394亩。基地依托“有机+智慧林业”模式和“林业高产高效智能化施肥决策系统”“营林管理系统”等核心管理技术,合理确定桉树目标产量,开创性地建立超高产试验示范基地,为普洱市现代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积累经验。 “该基地的第一个培育期是7年,目前共种植了4个桉树品系。我们每年对它们的生长量、适应性以及抗病虫害性能进行监测,为选定适应普洱市的桉树良种奠定基础。同时,通过测土配方、精准定制肥料等方式,以及先进的营林管理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桉树的生长量。”思茅区现代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正东表示。 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春季,穿过层层密林,走进位于思茅区万掌山林场的亚太森林组织普洱基地,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氧吧,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据了解,亚太森林组织普洱基地由亚太森林组织、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西南林业大学、万掌山林场共同打造,旨在依托万掌山林场,建成集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林业科学研究、政策论坛、人员培训、自然教育、林业科普、森林体验于一体的国际化交流平台和示范基地,促进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基地精心布设了亚太森林小镇、民俗村落、生态文化创作园、普洱南亚热带植物园、森林与自然体验中心及木文化体验馆,是集餐饮住宿、会议培训、森林体验与自然教育、生态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园区,为游客提供森林康养、休闲度假、会议旅游、科普宣教等康养旅居服务。 “我们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沁人心脾的森林环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为依托,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康体服务设施,结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要求,推出了雨林徒步、野生菌采摘、采茶制茶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森林体验活动。”亚太森林组织普洱基地副总经理周正梅介绍,基地自2021年7月对外营业以来,已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实现旅游营业收入1000余万元。 近年来,思茅区林业和草原局依托资源优势,以扎实开展速生丰产原料林基地建设、有效开发林下种植等方式做实一产;以规范整治木材加工行业、培育延长产业链、精准招商等方式做强二产;以建设7家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为载体,推动生物医药庄园、森林康养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来做活三产,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高效发展。2024年,接待游客64.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304.3万元。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