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普洱市凭借自身优势,搭建多元平台,推动农产品走出国门,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强大动力。 政策扶持是普洱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助力。普洱实施多项促进农产品贸易措施,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降低企业成本,增强出口动力。2024年,勐康口岸、孟连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 219.5万吨,外贸进出口总额 73.6亿元。沪滇协作成果丰硕。2024年,普洱引进43家东部企业,新增投资 35.3亿元,吸纳2856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引入企业,培育数字花卉产业,群众获得收入,村集体每年可实现经济收入248万元以上。此外,引入上海园区管理经验,推动新能源企业落户。上海援滇干部助力普洱茶、咖啡等特色农产品进入上海市场,并远销俄罗斯、加拿大等国际市场,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 组织参加展销活动为普洱农产品提供了展示机会。近年来,普洱市成功举办多届中国普洱茶节和茶产品交易博览会、中国(普洱)国际咖啡博览会以及中老越三国(普洱)边境商品交易会等,吸引众多国内外采购商和消费者。普洱还积极组织企业参与进口博览会、南亚博览会等国内外展洽活动。今年3月25日至26日,普洱市在广州举行重点产业推介洽谈会,以“旅居云南・康养普洱”为主题,聚焦旅居康养、林下中药材、景谷大白茶等特色优势产业,吸引了90余家企业参会交流,为合作搭建了桥梁。在今年3月30日至4月2日的第三十三届上海国际酒店及餐饮业博览会上,普洱咖啡企业携带多品类产品参展,提升了普洱咖啡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产业向“品牌建设+技术创新”全产业链模式迈进。 电商平台成为普洱市农产品走向世界的新途径。建立市、县两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与淘宝、京东等10多个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小粒咖啡、野生蜂蜜等特色农产品借助网络畅销欧美、东南亚。普洱优品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与上海金山综合便民服务有限公司构建的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链条,来自爱伲、金树等10余个普洱本土品牌,携50余种产品集体入驻上海市金山区供销e家品牌集成店,有力提高了农产品流通效率。2024年8月26日,普洱江城泰寮进出口有限公司申报的首单“9710”模式出口货物在思茅海关监管下顺利出口越南,标志着普洱市跨境电商实现零的突破,为农产品跨境销售开辟了新道路。 整合利用合作资源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动力。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保障农产品品质和供应规模。普洱曼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拓展国际市场时,当地政府和合作社在种植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助力普洱蓝莓走出国门。上海强丰集团云南普洱丰用食品有限公司依托当地黑毛猪养殖优势,与养殖户合作,形成“上海优势+云南资源”的双向循环,带动就业,丰富产品种类,2024年向上海销售产品价值达1700万元。 运用质量追溯平台、提供优质检验服务成为确保农产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云南省市场监管“云智溯”平台在普洱广泛应用,涵盖众多农产品。普洱市检验检测院普洱茶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上线企业50家,上线产品181个批次,发放追溯标签60余万枚;咖啡品质区块链追溯平台上线企业37家,上线产品77个批次,发放追溯标签34万枚,均实现全流程信息记录,极大提升了普洱茶叶、咖啡产品质量监管的精准度与透明度。思茅海关向普洱企业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检验服务,助力提升出口产品的品质。近日,10箱、总重150千克的新鲜蓝莓,在思茅海关的产地检验检疫中顺利通过,随后从云南普洱顺利启运至阿联酋迪拜,为国际农产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普洱市在助力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推动了农产品外销,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但也存在品牌建设力度不足、市场拓展深度有限、物流配送效率有待提升等问题。下一步,普洱市将进一步整合平台资源,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拓展国际市场渠道,提升物流等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让更多优质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绽放异彩。(记者 范星)
本文来源:普洱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