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普洱市以“数字新基建”为抓手,推进“5G+数智化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推行“1358”工作法,构建起“乡联村、村联组、组联人”联动机制,全面启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李超 罗成臻 周灵 文/图)近年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以“数字新基建”为抓手,推进“5G+数智化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提高基层治理效率,增强治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更好地满足基层干部群众的需求。 在古城镇河西村民委员会便民服务厅,一块大屏幕格外引人注目。屏幕上,村务公开信息、道路实时监控画面等一目了然,这是古城镇构建的“数字乡村”智慧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公共区域的119路AI摄像头,形成了覆盖所有村民小组主要出入口等重点区域的人、车监控调度网。河西村2024年引入智慧平台后,不仅实现了人流量的智能统计,而且为安保、交通管制等工作提供了便利。 “数字乡村”智慧平台的实时监控数据可以同步推送至乡(镇)派出所数字化综合治理平台,为突发事件处置提供了精准研判支撑。“我们可根据画面进行远程监督和管理,对异常情况及时点对点喊话,作出应急反应,有效延伸了对行业场所管理的触角。”古城派出所所长张磊说,该平台为派出所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警力成本,辖区内的盗窃、纠纷、酒后滋事类警情也明显下降。 AI摄像只是“数字乡村”智慧平台的功能之一。该平台由智慧党建、平安乡村、村务政务、网格化治理等6个板块组成,通过“一网统管、一屏通办”赋能基层治理,让基层实时掌握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环境卫生等情况。 为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数字乡村”智慧平台创新打造了微信服务小程序,将政策宣传、村务公开、民意采集等基层治理功能集于一体,构建了高效的信息化应用系统,群众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查看村务公开、社保缴费、各种补贴公示等。据介绍,平台将在后期实现“随手拍”功能,老百姓可以将环境卫生、房屋开裂等情况拍照或拍视频上传,迅速反映问题,由村民小组及时处理。 “数字乡村”智慧平台的投用,得益于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古城镇已率先在镇沅县实现村级投用全覆盖,后续将在镇沅县其他乡(镇)大力推广运用。据悉,镇沅县已建成5G基站697个,实现县城城区、各乡(镇)政府及行政村所在地5G网络全覆盖,村民小组覆盖率达90%。2025年,镇沅县把提升5G网络覆盖面作为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全力推进5G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进一步畅通“数字乡村”智慧平台的“信息高速路”,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加强劲动能。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