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旨在推动更多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近年来,普洱市围绕“书香普洱”建设和“阅读之城”创建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文化阵地,铸造阅读活动品牌,通过精细化服务,全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普洱日报讯(实习记者 李佳润/文 记者 史黎阳/图)步入菩提箐的林间,一座白墙黛瓦的书院静静伫立,为这片山林增添了一份静谧与诗意。这里便是釨衿书院——一座藏在山林中的文化栖息地,一个让心灵与自然、历史共振的阅读空间。 釨衿书院位于思茅区南屏镇菩提箐村民小组,是一座融合自然与文化元素的阅读空间。书院内部设计别具匠心,原木书架沿着弧形穹顶舒展,阳光透过竹帘洒在石砖上,营造出光影斑驳的独特氛围。书架上不仅陈列着普洱本土作家的书籍,还摆放着晒得发卷的古茶及晒干的石斛等特色物品,呈现出书院与当地文化的深度结合。 书院负责人王玫介绍,釨衿书院旨在打造一个集中展示普洱本土文化的平台,涵盖文艺工作者的图书字画、少数民族服饰,以及普洱茶和咖啡等。尽管书院地处巷弄深处且刚启用不久,但凭借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每天吸引着许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阅读和选购。“我们希望釨衿书院能成为一个让人们慢下来的地方,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王玫说道。 
读者小李是釨衿书院的常客,他对书院的评价极高:“这里像一个时光容器,融合了自然、历史和文化。书本、字画、茶香都在与你对话,阅读仿佛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让人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生命力,与古人、自然和过往访客共鸣。这种体验是电子屏幕无法替代的。”小李的话也反映了众多读者的感受。 在信息爆炸的快节奏时代,人们常常被各种信息淹没,很难静下心来阅读。而釨衿书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静谧的空间,让人们放慢脚步,沉浸于阅读,与内心深处的自己对话。在这里,每一次翻书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每一缕茶香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书院不仅是一个阅读的场所,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人们可以欣赏到普洱本土艺术家的作品,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品尝到地道的普洱茶和普洱咖啡。书院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让更多人深入地了解普洱的文化底蕴。 釨衿书院不仅为普洱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也为城市阅读空间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它用自然的呼吸、文化的褶皱和生命的温度,提醒着人们:真正的阅读广度,不仅在于藏书量的数字,更在于心灵与世界共振的维度。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滋养。釨衿书院正是这样一个地方,它让人们在阅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感受到生命的温度,遇见那些被岁月沉淀下来的美好。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