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大力推进茶产业基地有机化、加工标准化、企业集约化、市场品牌化,通过组织举办种植、采摘、制作、茶艺等比赛,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茶叶增产、企业增效、群众增收,推进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蒋迪)当下,走进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雅邑镇坝利村,翠绿的茶园宛如秀美画卷,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茶香。 坝利村农业产业资源丰富,截至2024年底,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3890亩。近年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帮扶下,坝利村着手改造村内现有茶厂,助推当地茶产业转型升级,带动茶农增收致富。同时,按照“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成立了茶叶初制所,与全村166户农户建立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进行保底收购,让企业、村集体、农户共同获益。 为推动坝利村茶产业“干净、绿色、有机”发展,墨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秉持立足烟草、服务大农业的理念,将以蜂治蚜的绿色防控技术落地茶园,在坝利村的茶地投放了蚜茧蜂盒,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提升了茶叶的品质,还改善了茶园的生态环境,有效助力当地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及有机转化认证工作。 此外,坝利村还申报注册“金银山”生态茶品牌,迈出了散茶交易品牌化、市场化的第一步。2023年下半年,坝利村启动实施金银山茶园建设,把修建茶山步道、打造“网红打卡点”等纳入建设范围,并利用省内外资源,将制茶技术人员“送出去”开展茶农技术培训,培养“制茶能手”,助力打造“金银山”生态茶、“明德”有机茶、“雅蜜红”红茶等一批“乡字号”“土字号”特色品牌,使坝利村茶产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自从建了茶园后,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体验采茶制茶,我们现在不仅有茶叶收入,还多了旅游业的收入。”坝利村村民李文生说。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