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普洱,花朵竞相绽放,瓜果陆续丰收上市,农民抢抓时节进行春种、春管等,劳作景象相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近年来,普洱市农业质效持续提升,农村活力明显增强,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西盟力所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艾嘎 官有权)时下,走进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天源咖啡厂的咖啡种植园,枝头洁白的花朵成串地盛放,微风吹过,阵阵花香扑鼻而来,预示着新一年的丰收。 西盟县咖啡种植面积5827亩,涉及4个乡(镇)5个村,县内有9家咖啡加工企业。2024年,全县咖啡鲜果产量2482.7吨,产值达1238.6万元。力所乡是西盟县最大的咖啡种植乡(镇),截至2024年底,共有咖啡合作社4个,咖啡种植面积为4140亩,咖啡产量达406吨,产值达610万元。 近年来,力所乡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种植模式,着力打造“力所咖啡”区域品牌,在推动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咖农的经济收入,带动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去年我家种了8亩咖啡,有4万多元的收入。今年我又新种植了11亩咖啡,看到满园的咖啡花盛开,我非常高兴,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力所乡咖农扎克说。 “政府通过政策扶持、专业培训等方式,持续帮助咖农提高咖啡种植、管理、采摘水平,增加咖农收入。”力所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李扎莫说。
澜沧南岭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黄雷)眼下,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岭乡澜沧江畔,8368亩咖啡示范基地内咖啡花盛放,勾勒出乡村振兴的诗意画卷。 南岭乡是澜沧县最早种植咖啡的乡(镇)之一。截至目前,南岭乡已规模化种植铁皮卡、卡蒂姆、瑰夏等优质咖啡品种9368亩。近年来,南岭乡党委、政府推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的模式,延伸咖啡产业链,实现咖啡产业增效。 与此同时,南岭乡积极探索咖旅融合新模式,打造集咖啡体验、民族美食、休闲康养于一体的综合庄园,将咖啡文化转化为乡村旅游的新引擎,激活了乡村的多元业态。成立咖啡合作社,引入科学加工技术,建起标准化晾晒场与烘焙车间,提高咖啡品质。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