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云资讯 >> 正文




张秀丽:深耕茶山 书写未来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5/01/ 09:48 点击:

 

逐梦奔跑 用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里,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以双手编织梦想,以汗水浇灌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全国劳动模范与先进工作者们,既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更是创新浪潮的领航人——她们将爱岗敬业的执着化作温暖人间的火种,用热血浇筑乡村振兴的丰饶土壤;她们用智慧击碎科技束缚,用创新创造力点燃产业变革的火种,用大数据重构时代脉搏,以纳米精度重塑制造的新疆域。那些浸透工装的汗渍是奉献的勋章,实验室不灭的灯火是追梦的诗行,她们以劳动者的名义,在共和国的脊梁上镌刻出最壮美的时代华章。这,便是中国精神的厚度,是民族复兴征程上最动人的奋斗交响!

张秀丽毕业于香港大学,曾担任清华大学科研助理,曾入选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30名精英、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

2023年12月,张秀丽踏入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龙坝镇竜宾村开展实地调研,经过数月精心筹备,于2024年3月,注册成立厚普农业(普洱)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旨在通过吸纳优质农户,形成自产自销模式,提升全村茶叶等产业的生产组织化程度,推动产业健康、稳步、长效发展。

合作社致力于通过茶园生态改造、土壤改良,将高碳排放的土壤转变为生态绿色茶园,打造循环农业。为解决竜宾村茶山的土壤问题,张秀丽用“蚯蚓土壤种植包”替代传统土壤,为茶叶生长提供“营养舱”。“营养舱”不仅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微生物,还能有效避免传统土壤种植中的重茬连作障碍和病虫害问题,堪称土壤改良的“神器”。为让村民直观看到效果,张秀丽在合作社试验田进行示范并取得显著成果。“蚯蚓粪肥加套种药材的方法真好!往年疯长的杂草被肥土压制,茶树却长得愈发茁壮。不用打药、不用锄地,省下的时间能炒三锅新茶了。”竜宾村茶农王薇说。

如果说“蚯蚓土壤种植包”是土壤改良的“先锋军”,那么茶园林下基质栽培套种太子参,就是张秀丽团队探索生态农业的“王炸”举措。珍贵中药材太子参“落户”茶园,可不是简单的“多种一棵树”,背后蕴含着她们对生态农业的深度思考与创新实践。茶树为太子参提供天然遮阴,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而基质包裹的蚯蚓有机肥,又能反过来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更巧妙的是,基质栽培的种植包让太子参与茶树根系生长空间相对独立,避免了传统套种中“抢营养”的问题。据统计,采用该模式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升15%,病虫害发生率降低20%至30%,茶叶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太子参种植还为农户带来每亩年均数千元的增收。

厚普农业(普洱)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采摘鲜叶超3.6吨,带动茶叶基地面积超1200亩,带动农户数量超过62户。在2024年获得CSR环球创新榜优秀案例奖并入选SPARK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室(成都)的INSPIRO可持续发展青年创业者网络,项目亦获得清华x-lab及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乡创+”的孵化支持。

张秀丽满怀信心地说:“我相信,竜宾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我和我的伙伴们,将继续用我们的热情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深耕,书写更加动人的乡村振兴新篇章。”(记者  董艳芳  曾琳寓  通讯员  柳济琛)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上一篇:白夸福:强边固防践初心 下一篇:公益广告|文明旅游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