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杨媚 周维艳 杨廷荣 王莲 文/图)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坐拥428.14万亩森林,77.86%的森林覆盖率不仅构筑起绿色生态屏障,更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近年来,宁洱县依托生态优势,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林间茶叶、林下中药材等产业蓬勃发展,促进村级集体经济与群众收入双增长,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向奔赴”。 
走进离县城较远的梅子镇建设村,海拔2100米的高山植被间,千亩茶园与森林共生。2021年,建设村整合资源,理顺宁洱乐东山古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农户的股份关系,推动茶厂获得有机认证。如今,企业生产的茶产品经昆明销往全国,2025年预计产量6.5吨,产值达200万元。 “我们新增了白茶和花茶生产线,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公司负责人郑伟介绍,企业将依托优质生态资源,持续提升茶园精细化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建设村积极探索林下经济,150亩香椿示范种植与重楼、百部等中药材培育初见成效,2023年通过销售香椿芽和重楼苗,为村集体创收10.5万元。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林间茶叶、蜂蜜等特色农产品统一包装外销,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 “未来我们将引进更多企业,做大高原特色农业和生物药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建设村党总支书记王刚表示。在宁洱镇化良村,依托2024年森林抚育工程,当地采用“村集体+企业+农户+基地”模式发展林下滇黄精种植。目前已种植50亩,并建成中药材分拣中心,仅今年3月收购的2吨原料,就实现产值50万元。 “发展林下经济不仅优化了产业布局,促进了生态循环,还能提升产品生态价值。”云南宁宝碳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翔说。近年来,宁洱县通过制定生态保护责任清单、建立资源管护制度、推进生态修复项目等措施,筑牢生态保护根基。同时,积极开发森林康养业态,打造特色生态产品品牌,吸引企业参与山区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