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普洱市烤烟移栽工作结束,实现了最佳节令移栽目标。今年以来,普洱市准确把握全国烟叶生产“由稳转增”的新形势、新要求,紧紧围绕烟叶高质量发展目标,提前谋划、精心组织,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村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提高烟苗的成活率及烟叶的品质,为全市稳产保供奠定扎实基础。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吴江梅 李进 文/图)当前,墨江哈尼族自治县7.45万亩烤烟移栽工作已经顺利结束,为今年的烤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走进景星镇山碧村的烟田,成片的田垄整齐划一,覆膜后的烟地在阳光下泛起银光,一株株烟苗生机勃勃。 “去年我家种了40亩烤烟,亩产值4700元。今年种了37亩烤烟,烟苗长势很好。”正在管护烟苗的景星镇山碧村村民熊金福说。 在通关镇大寨村烤烟种植示范基地,技术人员正为村民讲解滴灌技术应用、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提高烤烟品质。“诱虫板每亩使用25片,高低搭配,可以让烟株健康生长。”通关镇烟站技术人员李祖学介绍。 烤烟是墨江县的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墨江县大力推动烤烟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发展,确保烤烟产业提质增效,促进村民增产增收。2025年,墨江县种植烤烟面积为7万余亩,涉及全县15个乡(镇)122个村604个村民小组,预计收购烟叶20.2万担。为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烤烟移栽工作,墨江县高度重视,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多措并举保障烤烟移栽工作顺利完成。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