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和发力点,通过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小花糯玉米、花花生、姬松茸等特色产业,逐渐延伸产业链,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兴村富民的发展新路径。 普洱日报讯(上允镇党委)近日,走进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上允镇勐佛村的茯苓种植基地,只见村民手拿锄头、背着背篓忙着采挖茯苓,刨土、装篓、搬运…… 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一种菌类植物,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多种功效,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勐佛村探索推出“党支部+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盘活生态资源,用松木桩作为培育基底来种植茯苓,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形成产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的多赢局面。 “我们基地种植茯苓约200亩,今年迎来了第一次丰收,往后还可以重复采收两三次,预计产量在150吨左右。”勐佛村茯苓种植基地负责人吴明双介绍。 茯苓产业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就业机会,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勐佛村村民李阿娜说:“种植茯苓让我们有机会在‘家门口’务工,每天的务工费是100元,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 近年来,上允镇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依托区域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气候条件等优势,统筹整合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多措并举推动林下养蜂、本土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发展,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释放绿色生态红利,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