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中,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通过“茶园+滇黄精”立体套种模式,打破传统种植边界,构建上采茶叶、下收药材的复合生态系统,让每亩土地焕发双重效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依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绿色工厂,实现从污染治理到土壤改良的生态闭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而是可以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产业融合,书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答卷。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杨梓)云南蓝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竹塘有机肥厂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成立一年多来,产量突破1万吨,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使用有机肥,订单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也改善了人居环境。
过去,大量秸秆、咖啡壳等农业废弃物被随意堆放,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如今,竹塘有机肥厂高效利用周边的有机废弃物发酵有机肥,改良土壤板结、酸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缺失问题,让竹塘农业朝低碳、有机方向转型,不仅提升土壤碳汇,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
有机肥的推广使用让村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东主村村民李扎迫说:“用有机肥种出来的青菜水灵又耐放,拿到县城销售供不应求,甚至有人专门订购,卖价好。而且土壤更疏松,病虫害也少了,农药钱也省下一笔。”勐朗镇大平掌村的村民罗新强说:“我家的果园施用有机肥以后,果树叶片浓绿发亮,挂果率提高了,结出的果子糖分足、果形好。”
有机肥厂的长效运营,带来的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更是乡村发展的全面升级。生态层面,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经济层面,帮助农户降低种植成本、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户增加收入;社会层面,为当地提供了20个固定就业岗位,为村民增加收入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