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一老一小”民生实事,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近年来,普洱市坚守为民初心,以为民服务为主线、以提升幸福指数为目标,不断织密“一老一小”群体的民生保障网,通过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响应圈”、创新科普教育模式等,用实际行动呵护“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书写温暖篇章。
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黄芸芸/文 冯盛雪/图)近日,思茅区老年大学以“左手咖啡右手茶”为主题,创新推出茶咖文化实践公益课程,为老年人解锁了老年“乐学”新方式。
学习茶艺之美,品味生活之韵。为增强学习效果,茶文化公益课采取“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在理论讲授环节,茶艺老师引经据典,从普洱茶的起源、发展历史、分类与特征,到泡茶的技巧,如握持茶具、控制泡茶时间和温度、品鉴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对普洱茶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实践操作环节中,茶艺老师现场演示了煮水、选茶、温杯、置茶、冲泡、奉茶等茶艺基本流程,学员们认真聆听、仔细观察,并亲手操作茶具,感受茶叶在水中舒展的美妙过程。学员王阿姨笑着说:“以前只知道喝茶解渴,没想到茶叶里有这么多学问。在这里,我不仅学会了泡茶,还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老姐妹,太开心了!”
学习咖啡文化,品味咖啡醇香。在咖啡文化公益课上,咖啡课老师向学员们介绍了普洱咖啡的简史,讲解了咖啡的历史、主要产地、不同品种咖啡豆的特点,以及咖啡器具的选择和咖啡豆的品质鉴别方法。随后,老师进行了手冲咖啡演示,引导学员们品鉴不同咖啡豆的风味,并耐心回答了学员们的现场提问。从青海到思茅旅居的范大爷笑着说:“以前总看女儿喝咖啡,觉得那么苦的东西有什么好喝的。这次来学习才发现,咖啡原来有这么多讲究。我不想做孩子眼里的‘老古董’,希望通过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特色公益课是思茅区老年大学结合老年学员学习需求推出的新课程,每月定期开设,作为常规课程的补充。未来,思茅区老年大学将继续探索贴近老年生活、体现老年特色的服务项目,用好、建好、管好老年大学平台,深挖本土特色资源,探索开设治愈手工、健康养生、民歌传唱等公益课程,以更好地满足老年学员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