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的钢铁脉搏和千年茶马古道的文化底蕴在此交响,百年学府的琅琅书声和社区街巷的调解絮语在此共鸣。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活力、基础教育的文明传承、基层治理的银发智慧,共同构筑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重维度。
本网讯(通讯员 杨媚 明配英 刘梦星 文/图)中老铁路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力支撑本土企业加速发展进程,持续创新突破。此外,也吸引了东部地区企业进驻宁洱,依托国际大通道的“快车速度”实现创新升级,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驱动宁洱高质量发展。
中老铁路联通中老两国,也辐射周边多国,沿线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普洱富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生产的先进咖啡加工设备,以其高效节能、环保实用和高性价比的优势赢得国际市场认可,吸引了老挝、越南、缅甸以及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客商到宁洱实地考察采购。
“我们公司的新款咖啡脱胶机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投入大量时间研究、试验,改良提升的,在环保、用材等方面也有很大改善。”普洱富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建荣介绍,只要市场有需求,创新就不会止步,公司团队也会持续寻求突破。
今年4月末,该企业出口东帝汶40台设备,下半年还将继续发送40台,订单总价值超100万元。5月,巴西、南非的客商也与企业签约,订购咖啡鲜果生产线及其他成套设备,约180万元的“普洱制造”设备漂洋过海到大洋彼岸。
“中老铁路让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更近,商与商之间的交流合作更顺畅,市场也就更广,从今年的订单来看,我们的设备将出口到更多国家。”普洱富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罡说。
此外,援滇干部在宁洱县工作期间,充分发挥中老铁路串联国内通向南亚、东南亚的优势,成功引进上海、浙江等地科技企业到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建厂生产,并逐步搭建产业链。根据沪滇“16+16”新一轮园区共建战略,普洱市与上海市金山区签订了共建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出资成立云南鑫普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园区共建合作运营主体,开展招商引资、经贸合作和园区管理等工作。
“希望通过上海的资源,给园区引入一些有导向性的项目,吸引上海及其他东部地区的企业落户园区,实现资源互享,双向奔赴。同时,把云南的资源也‘嫁接’到上海,助力企业发展。”云南鑫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春锋说。
目前,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宁洱片区引进的企业中,深圳珈钠能源科技钠离子电池材料生产及电芯和储能装备制造一体化项目、昌意钠电(云南)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钠离子生产项目已开工建设,云南天锂新能源有限公司、云南晶赛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在建项目也在有序推进,资金投入已达数亿元。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宁洱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