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正文



【一片茶叶“沏出”绿水青山致富梦】民乐镇:一叶白茶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6/19/ 14:49 点击:




一片普洱茶叶,肩负着乡村振兴的光荣使命。从高山云雾间的古茶园到现代化、标准化的加工链条,从订单农业的稳产保价到茶光互补的科技赋能,普洱正以生态为基、创新为笔,赋能普洱茶产业在坚持传统与创新融合发展中,实现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双重飞跃。

本网讯(通讯员  李兴强)“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当晨雾还未散去,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乐镇的茶农们已背着背篓穿梭在万亩茶园,指尖翻飞间,一枚枚鲜嫩的大白茶芽落入篓中。这片浸润着茶香的土地,正以项目建设为支点,撬动茶产业转型升级,让一叶白茶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茶旅融合——从“绿色茶山”到“诗画景区”的蝶变

在民乐镇大村村秧塔古茶园,数百亩茶树和现代旅游设施相映成趣。作为景谷大白茶核心产区,秧塔依托上海帮扶资金,打造了白茶文旅综合提升项目,让古老的茶村焕发新生:青石板路蜿蜒至茶园深处,观景台将数百亩古茶园尽收眼底,茶文化展示厅飘出阵阵白茶清香。

“以前守着茶园过穷日子,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旅游钱。”茶农李如萍笑着说。每逢“大白茶开采节”或节假日,四方游客慕名而来,亲手采摘的鲜叶可现场制作,临走再拎上一袋刚出炉的月光白,昔日茶区变身网红打卡地,茶山真正成了金山银山。

交易市场——从“以路为市”到“规范交易”的跨越

以前,民乐镇的茶叶交易还停留在马路边的“游击模式”,茶农背着茶叶袋子蹲守,茶商开车沿路询价。随着上海帮扶资金援建的大白茶交易市场落成,这一现象成了历史。

走进宽敞明亮的交易市场,18个精品商铺陈列着各类白茶产品。市场不仅规范了交易秩序,更成为品牌培育的孵化器,让民乐白茶敲开了高端市场的大门。如今,这里年交易额突破亿元,每年21万元的村集体分红让10个村(社区)尝到了甜头。

有机茶园认证——从“绿色基底”到“品质高地”的跃升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画卷中,民乐镇以“生态立茶”为笔,擘画了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民乐镇将白茶产业纳入“茶旅融合+康体养生”的立体发展框架,构建起集种植、加工、文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让茶香飘向更广阔的市场。通过实施有机茶园认证项目,民乐镇9个行政村经济联合社均取得了有机茶园转换认证证书,全镇有机茶叶面积达7.91万亩。

茶光互补——从“单一茶园”到“立体经济”的突破

在民乐镇的向阳坡地上,光伏板与茶树构成独特的“立体茶园”。“板上发电、板下种茶、茶光互促、一地双收”,这个创新模式让土地产出翻了几番。总投资10.3亿元的5个“茶光互补”项目,不仅让6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6.5万元,更推动民乐镇能源结构向绿色转型。一片茶叶,既富了口袋,又绿了山头,更点亮了乡村的“低碳未来”。

从茶旅融合的“诗与远方”,到交易市场的“规矩方圆”、有机茶园的“绿色基底”,再到光伏茶园的“科技之光”,民乐镇的每一片茶叶都书写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时代答卷。






上一篇:【一片茶叶“沏出”绿水青山致富梦】田坝乡 ... 下一篇:

【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西盟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