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通讯员 商有锋)近年来,景东彝族自治县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培育文明乡风,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为全面护航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景东县纪委监委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释放出实招、求实效、护民利的强烈信号,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2024年以来,全力破解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突出问题,已查处问题52起,批评教育8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人。
以清风正气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动能,持续加大“小微权力”腐败案件查办力度,营造更为风清气正、阳光透明的基层发展环境。景东县纪委监委查处了锦屏镇董报村坐收坐支集体资金的案件,给予该村村级报账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杨某某党内警告处分。同时,锦屏镇纪委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村级集体“三资”管理专项监督检查,严防村干部坐收坐支集体资金、公款私存等问题。
“多亏了你们纪委,现在在村委会的财务公开栏里,村集体资金的各项收支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都很放心。”锦屏镇董报村的村民们说。
同时,景东县纪委监委把移风易俗与“千万工程”相结合,督促民政等相关单位出台红白理事会制度,推动全县各行政村因地制宜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充实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引导群众加强自治,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有效减少了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不良习俗,推动形成乡风文明、村民善治、崇廉拒腐的新风尚。并且充分发挥廉洁文化培根铸魂、成风化人的浸润作用,全力打造“清廉村居”。利用文化广场、文化墙、宣传栏等公共空间,通过格言警句、廉吏故事、宣传标语等形式展现廉洁元素,以廉入景,打造“廉洁阵地”,提升“乡村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