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资讯
时政
热点
问政
公告
时评
党建
视觉
直播
专题
策划


当前位置:普洱网首页 >> 专题库 >> 办实事 解民忧 >> 正文



【普洱:细“治”入微 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思茅区龙潭乡:“小约定”撬动“大治理”


来源:《普洱日报》  时间:2025/06/24/ 09:59 点击:




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普洱市积极探索创新举措,以村规民约为抓手激发村民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应急广播志愿积分超市提高群众参与热情,提供按需普法服务为群众精准解忧……这些举措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网讯(通讯员  王优悠  文/图)“老鲁寨,青山绿;守村规,建新风;你我共参与……”走进思茅区龙潭乡老鲁寨村委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份村规民约。16条17字箴言,浓缩了村庄多年来的共建共享智慧。近年来,思茅区龙潭乡老鲁寨村以村规民约为抓手,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村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探索出一条接地气、有实效的治理新路径,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善治之路,夯实了基层治理基础。

“村”事民定基层治理见“新”招

“村规怎么定?村民说了算!”老鲁寨村创新推行村规民约修订“六步工作法”——通过征集民意、拟定草案、乡镇把关、村民表决、备案公开、动态更新的规范流程,最终形成了朗朗上口、入脑入心的新版村规民约。其内容涵盖爱家爱国、敬老爱亲、移风易俗、食品安全、控辍保学等多项内容,既通俗易懂又紧贴村民日常生活。为强化村规民约实效,老鲁寨村采取“粘贴到组”的宣传方式,构建起“党组织领导、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自治机制。自村规民约施行以来,有力推动了平安创建和群防群治工作,老鲁寨村获得“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荣誉称号。

“规”范行为移风易俗呈“新”貌

“学法律,知敬畏;守规矩,化纠纷”“红白事,要简易;破旧俗,树新风”“不早婚,不早育;高彩礼,要不得”维护社会稳定、简办红白事、抵制高额彩礼、传承优良家风……龙潭乡将移风易俗“打包”进村规民约,新的村规民约如同一股清泉,悄然改变着村里的面貌。通过大家的努力,将沉重的人情债化为暖心的人情味;邻里之间更加和睦,大家互帮互助,遇到矛盾纠纷,主动通过协商解决,形成了“有事好商量”的共识。

“民”心所向人居环境换“新”颜

每月1日和15日清晨,老鲁寨村小勐帕村民小组的党员、群众都会自发扛起锄头、扫把等劳动工具,准时汇集到村组道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这种每月两次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已成为村民们的自觉行动,像这样通过“村规民约”确立的“人居环境整治日”在老鲁寨村已实现常态化。老鲁寨村立足实际,以“三治”委员会为引领,依托村规民约指导各小组细化环境整治方案。通过“支部牵头、党员包片、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分片分组发动群众参与,成功实现了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群齐心一起干”的转变,营造出“户户参与、家家行动”的浓厚氛围。目前,全村6个村民小组100%达到人居环境1档标准。

“约”出文明精神风貌展“新”面

老鲁寨村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引导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和儿童之家等载体平台,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积极营造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文明新风尚。目前,全村“十星级文明户”占比超过80%,涌现出区级“最美家庭”2户、“绿色家庭”10余户。

如今,村规民约已成为老鲁寨村好用、管用、实用的基层善治法宝,不仅规范了村民的行为,更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村民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一篇: 下一篇:【普洱:细“治”入微 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  






主办:中共普洱市委 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办: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普洱网投稿:puernews@126.com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532015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4 ICP备案号:滇ICP备11001122号-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邮箱 jubao@12377.cn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举报邮箱smjidi@126.com 普洱网不良信息举报:0879-2147559
涉未成年专用举报电话:0879-2147559 举报邮箱:smjid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