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6月19日,市政协召开推动全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暨重点提案督办会。市政协主席陆平出席并讲话,强调要通过龙头企业、科技措施、人才资源、现代金融、产品品牌、数字技术及配套保障构建“6+1”的中药材产业体系。要采取成立专班、制定规划、配套政策、建好园区、建设项目、选树品牌、培养人才、建立机制,同步建立普洱市中药材新品种认证机制,成立普洱市中药材产业协会、普洱市民族医药协会、普洱市中药材交易市场等的“8+N”举措推进工作落实,实现全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政府副市长别燕妮到会通报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并作表态讲话,市政协副主席左永平、左应华,秘书长王国斌出席。
会上,市政协调研组通过人工智能AI通报前期调研情况,督办《关于加快普洱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提案》第205号重点提案,政协委员、专家和相关企业负责人围绕会议主题作协商发言,为推动全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现对发言内容进行摘登,以飨读者。
●普洱良品益康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礼中
结合《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5—2027)》和普洱实际,就如何走好普洱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抓好种植端,以科技之光点亮道地基因。加强资源保护。开展中药材资源普查,建立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库,建好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平台;完善中药材资源分级保护、野生中药材物种分级保护制度,建立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野生中药材资源培育基地和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推进规范化种植。加快培育壮大优势品种,重点打造一批优质道地品牌;制定中药材种植、采集、储藏技术标准,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提高规模化、规范化水平。
二是强化加工链,让千年本草焕发时代光彩。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逐步形成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实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创业者行动,促进中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加工水平。支持企业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中药材的加工质量和效率。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普洱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打造健康医疗产业集群;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加工工艺、新药研发等方面的研究。
三是织密营销网,构建通达五洲的立体网络。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现代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利用大数据加强中药材生产信息搜集、价格动态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加强品牌建设。重点推广种植云茯苓、白及、砂仁、石斛、滇黄精、滇重楼等优势品种,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支持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四是坚持三产共振,谱写乡村振兴协奏曲。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快普洱市中医药健康教育科普基地建设,大力倡导“大医精诚”理念,形成良好行业风尚;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加强中医药文物设施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建设一批中药材健康产业园(庄园)、中药(民族药)康养体验基地,开发特色康养体验项目;举办各类中医药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提升普洱中医药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是深化政企协同,做好政策支持与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普洱市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出台相关政策,对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及研发等环节给予补贴和扶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强监管服务。进一步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对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指标的检测,保障消费者权益;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